所以,此刻他內心在重壓釋然之餘,又有些惶恐:怎樣才能保住官位!

    趙師爺心裏歎口氣。之前主戰的是這位,這幾個月麾下軍馬避戰的還是這位,道:“東翁,為今之計是立下大功,方可彌補罪責。朝廷數萬大軍抵達三邊,不可能立即折返京中。屆時,可鼓動保國公‘搜套’。隻要有所收獲,東翁自不會像許侍郎那般致仕。”

    明朝的慣例,總督、巡撫這類官都屬於臨時差遣。通常會以部院大臣來擔任此職。再或者以都察院的官職來擔任巡撫。比如,如今的延綏巡撫陳壽其本官就是僉都禦史。

    許侍郎就是前戶部左侍郎許進,他當時就是和平江伯陳銳一起領軍往大同。避而不戰,被致仕。

    而‘搜套’是一個戰術術語。即大軍出河套,搜索韃靼人的主力或者牧民。相當於在河套掃蕩一遍。迫使韃靼人遠離河套,不敢在河套放牧。

    史琳點點頭,“嗯。”

    趙師爺再道:“東翁最好往韋州一行。眼見為實,看一看新軍衛是否真的斬首兩千餘。若是真的,東翁要大肆宣傳。第一,可減輕東翁身上的輿論壓力。第二,搜套要靠他們這種精銳出力。”

    史琳會意的道:“那本官還要帶犒賞前去。”著,叫進長隨,吩咐下去明啟程。

    …

    …

    保國公朱暉得到消息,一麵派奮武營的周豫大張旗鼓往花馬池進軍,試圖將韃靼留守的軍隊嚇跑。一麵率主力部隊往韋州、萌城而行。在從信使處得知三邊總製史琳抵達韋州後,他率中軍騎兵500人,快馬抵達韋州。

    張昭自到韋州之後,就已經得知三邊地區全境光複,率部停留在韋州。被掠奪的百姓,等抵達韋州的三邊總製史琳處理。大致處理意見是:商旅可以自行離開,其餘百姓遷往固原城西的甘州所屯田。

    七月初二。韋州城外。

    史總督、總兵官朱暉,監軍苗逵等文官武將見到新軍衛堆在城外的人頭。

    軍法官和吏們點檢著人頭。一個個的數目報過來。

    人群前麵,三邊總製史琳的臉上帶著笑意,扭頭道:“恭喜保國公率軍拿下自土木堡之後前所未有的大勝!”

    “恭喜保國公!”

    史琳麾下的文官們紛紛出聲慶賀。這是眾目睽睽之下,總督府和軍中雙方聯合點檢首級,更有太監們在場,這場斬獲千餘首級的大勝是確鑿的。

    保國公朱暉身後的都督、都指揮、監軍們全部都是鴉雀無聲。前幾日他們指責新軍衛有多麽激烈,這會就有多麽尷尬!

    保國公朱暉心裏極其的不痛快,但是臉上還得帶著笑容。在陝西布政司的文官們麵前,他能新軍衛打的勝仗和他無關麽?那和腦殘有什麽區別。

    但心裏確實憋屈啊!

    他本來的算盤是什麽?讓新軍衛送死。他前幾日不信,懷疑新軍衛,傳令要親自點檢首級,現在如何?但凡知道點內幕的人,都會覺得他臉皮被張昭剝了一層下來啊!

    張昭作為“地主”,又是“當事人”自然在場。新軍衛的千戶、百戶們都在他身後。

    李逍遙撇撇嘴。內幕消息他可是都知道的:保大帥要坑他們!還有比這當麵點首級更打臉的事嗎?沒有!更關鍵的是保大帥自己找抽啊!非要親自來點。

    喔謔…

    現在痛快了吧?

    保國公朱暉道:“來人,向京中報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