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微微沉吟著道:“我覺得泰的判斷是對的。大家都看,我們怎麽應對。”

    他有些“疏忽”。

    看看曆史上在八裏橋,英軍是怎麽吊打“我大清”的?

    按照張昭的記憶,他的燧發槍兵對韃靼騎兵有著武器代差的絕對優勢,就像《三體》中所描述的,這屬於降維打擊。隻要不浪,根本沒有輸的可能。

    新軍衛的燧發槍射程,當然比不了十九世紀中葉的燧發槍。但他的燧發槍射程和步弓手相當,略遠一點。根本不懼怕韃靼騎兵的遠距離打擊。

    而且,他比最早出現的燧發槍還作出一些改進。第一,他采用的直膛線。這會使得士兵裝彈速度更快,射擊精度更高。當然,這會犧牲一部分射程。

    第二,他的彈藥都是采用的紙包裝。此時明軍的火繩槍兵都是帶著彈藥瓶。這更進一步的提高了裝彈速度。

    當日,在試槍時是使用了浸蘸油脂的鹿皮片包著彈丸。因為減少了摩擦,這可以再加快一部分裝填速度。而且,有閉氣的作用。精度、射程都有所提高。

    但鑒於鹿皮無法量產。新軍衛手中這樣優良的彈藥並不多。預留著和韃靼的弓手對抗。當前而言,紙裝彈藥就足夠。

    但是,張昭現在發現問題所在。第一,他的兵力有些單薄。無**換休息。無法組成一個方陣,應付四麵的攻擊。第二,他缺乏火炮。有火炮的掩護,韃靼騎兵的以逸待勞就是個笑話。

    這都是將來要解決的問題。

    留著絡腮短須的王武琢磨著道:“相公,為保存體力隻能兩個連,兩個連的輪換。咱們要是有八個連在手,直接按照步兵操典上的條例撲過去。”

    龐大郎道:“少爺,剛才的傷亡都是韃子騎兵從側麵的間隙衝過來造成的。他們會不會打的是這個主意?”

    林文寧一拍大腿,“那肯定是。老龐,你這仗越打越精啊。”

    張昭琢磨著,他發現他又犯了一個錯誤。按照他半吊子的水平,認為排槍戰術應該是以連排為單位的。一個排40人展開嘛!不然怎麽叫排長?

    但是,按照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他應當盡可能的把陣列拉長,在正麵排出足夠寬的橫隊,以求最大殺傷敵軍。在這樣的平原地形,如果他兵力足夠,排出500人一排的橫隊都是可行的。然後,按照排槍戰術橫推過去。

    而且,橫隊足夠的寬,像剛才那樣的股騎兵就很難滲透到連隊的間隙中。

    “我們這樣…”

    …

    …

    張昭這邊商議時,鄂爾多斯部的千戶伯亦難亦將他的戰術意圖傳達到麾下所有的騎兵。

    “動手吧!”

    博爾哈看到對麵的明軍已經將兩隻連隊叫回去休息。明顯正在輪換,試圖保存體力。

    伯亦難知道再拖下去無益,安排道:“我們正麵以500騎仰攻,側麵以1000騎迂回猛攻,務求橫向鑿穿他們的隊列。剩餘000騎衝擊他們的後軍,得手之後,立即驅趕那些步卒衝散他們的火銃隊列。”

    “遵命!願長生保佑你。”

    蒼涼的號角聲響徹在大地上,一隊隊的蒙古騎兵開始組成衝鋒的隊形。

    這號角聲亦讓新軍衛開始戰備。

    稍後,騎兵的洪流如同海潮般發動。如果能俯瞰大地,就會發現韃靼騎兵在奔馳的過程中分成兩部部分。超過半數的騎兵往遠處繞後,準備攻擊新軍衛的後軍。

    另外剩餘的1500名騎兵也在快速的分成兩部,500餘名騎兵間距拉的很開,衝擊新軍衛的正麵陣地。而另外1000騎則是加速迂回,準備從側麵衝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