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之上,生死有命。

    張昭倒沒想到苗逵會來提醒他,他對苗逵沒什麽好印象,或者他對太監監軍都沒什麽好印象。這幫人隻會幫倒忙。抱拳道:“末將明白。”

    軍議稍後就結束。

    …

    …

    夜空清朗。

    隨著張昭將最新的命令下達,新軍衛的營地中頓時動起來,開始明拔營的準備。而張昭這半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整個新軍衛中並沒有因被委派為大軍前鋒而畏懼,反而在夜裏以班為單位的討論中,士氣高漲!

    深夜裏,張昭帶著張泰平在營中巡查。龐大郎、林文寧、王武三人陪著。

    走在慢慢變得寂靜的營地中,林文寧笑嗬嗬的,撚須道:“相公,全軍士氣可用啊!我在各軍鎮中都進行了采購,軍用物資齊全。可保證這一戰。嘿嘿,保大帥大概是沒想到吧!”

    保大帥,是一個戲虐的稱呼。

    他對這一戰充滿著信心!新軍衛不可能傻兮兮的去堵花馬池這個關口,斷掉北虜的歸路。那是找死!新軍衛隻要不是和蒙古主力決戰,就足以全身而退。

    新軍衛會西出鹽池城一線,打通和寧夏鎮的聯係。就算和十萬蒙古騎兵遇到,他們搶掠多時著急北歸,肯定不可能圍著新軍衛全力攻打。那麽,這一戰勝算是很大的。

    張昭走在眾人的前麵,月色中的營地,輕輕的點點頭。他其實有些壓力。

    王武請示道:“相公,騎兵連的百戶韓瓚和新兵團在一起,斥候怎麽安排?”

    “讓許澴偉帶領騎兵先為斥候。等韓瓚歸隊後再行安排。”

    “好。”

    龐大郎沉穩的道:“少爺,咱們明日拔營,正在招兵的陳伯寧、方貫他們是否要招回來?我們新軍衛這次前出,帶多少人?”

    新軍衛現在有點散。從京中出發時,新軍衛的規模是一個千戶所,算上後勤和文吏,約1400餘人。

    吳臣麾下有一個新兵團,約1400餘人。按照計劃,他們此刻應該抵達寧武關。距離榆林還有7的路程。

    由寧武關前往榆林鎮的途中,陳康、方貫等征兵隊再次四出征兵,在二十的時間裏,從富庶太原府招募到100餘人,作為新兵二團,正隨營駐紮。

    同時,陳康還在五十裏外的榆林主持招募榆林兵。衙役出身,在征兵工作中表現出色的方貫作為他的副手。目前已經招募到500人,劃為新兵三團。同樣在營中駐紮。

    這多麽新兵團,需要大量的軍官充實架構。所以,新軍衛主力的八個連隊,一個警衛排。現在隻剩下四個連(一個連調整為140人),一個警衛排(一個排保持40人不變)。

    戰鬥力量總計為600人。

    張昭心裏早就在盤算這些事,道:“榆林城的招募工作不要停。要把新兵三團招募慢。新兵二團留在原地,以孫啟棟為千戶,約束、訓練士卒。

    把秦兵團的500餘人全部帶上作為輔兵,秦兵耐苦戰。和我們新軍衛主力一起出發。再加上斥候隊80名騎兵。我們依舊以一個團的兵力西行。

    等吳臣率新兵一團抵達榆林,讓他休整數,率隊來和主力匯合。屆時讓陳康把剩餘的大半個秦兵團帶來。新兵二團,暫時留在榆林整訓。時間為一個月。”

    眾人齊聲道:“是,相公。”

    張昭讓眾將都散去,帶著張泰平往營帳走去。他在榆林鎮還有一件事要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