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戶是連級單位。副千戶對應的其實是營級單位。不過,依照慣例,作戰時連、團、師這樣的分級才是合理的。

    韓瓚這才明白過來,禁不住歎道:“張相公,要是能去遼東募兵,以我們衛裏的待遇,要湊齊一百多人的騎兵很簡單。這沿途要湊齊,怕是有些難。”

    張昭心態比較好,道:“慢慢來。”

    他懂韓瓚的意思。騎兵,不是會騎馬趕路就行。那叫騎在馬上的步兵。騎兵需要會集團衝鋒,會在馬上砍殺。這才是合格的。

    這次去寧夏作戰,是燧發槍第一次亮相。他就等著蒙古騎兵往他的陣列上撞。騎兵反倒沒有那麽急迫。

    談了一會,張昭結束和韓瓚的談話,道:“新軍衛是一支新式的軍隊。你剛進來,要慢慢的學習,將舊式軍隊的習氣都洗掉。遇事多看、多想。”

    “是,張相公。”

    韓瓚離開後,陳康跟著打水的張泰平一起進來,笑嗬嗬的道:“少爺,我不大想再擔任衛裏的鎮撫,想要去帶兵。關於募兵的事,我有點想法。”

    張昭將手裏的《武經總要》放下,這書自會操檢閱後,兵部就大力刊行,軍中的將領人手一冊。他倒了杯溫茶,示意陳康慢慢。新軍衛的飲用水全部都是燒開的水。

    陳康在張昭麵前很放鬆,扶著長案邊沿,侃侃而談,“少爺,募兵的事情得派出專門的隊到下麵的鄉村中去進行宣傳,而不要和大部隊一起。

    約定好每旬日的集合地點就行。各個隊自行前往匯合,完成任務後再領餉銀出發。

    宣傳的主要形式,要靠歌曲,談話,還要和當地的鄉紳、裏長聯絡。這需要衛裏和府縣接洽,開出證明的文書。增加服力。這沿途兩千裏,我認為招募三四千人問題不大。”

    張昭笑著指指陳康,走過來,道:“然後,再給你個千戶當當?”

    陳康嘿嘿的笑著,“看少爺你的,這得聽指示啊。”

    張昭笑笑,道:“伯寧,帶兵的軍中職務不能一蹴而就。不然,將來害了你,也會害了新軍衛的弟兄們。募兵的事,我同意你的辦法。你從總旗開始幹起。”

    軍校畢業生通常都是從排長開始幹起。

    陳康興奮的立正敬禮,“是,少爺!”他早不想幹文吏的工作。下連隊帶兵是他的想法!

    …

    …

    明時分,保國公朱暉率領著大軍拔營前行。一隊隊的士卒們從新軍衛的營地前走過。新軍衛則是停留在原地,派出信使和後軍聯絡。

    但這隻是表象。

    半日後,數十支征兵隊,以班為單位,帶著幹糧、飲水、文書、餉銀等物資,向四麵八方散開。他們將會給新軍衛帶來新鮮的血液,使其成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