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三人正相互打著招呼。

    張昭帶著陳康已經迎出到正門外,就見朱厚照一行十幾人穿著便服騎著馬踏著水泥大道而來。

    管家吳春時拿著水泥把南口村對外的路都鋪了一邊,為的就是今日道路通暢。

    “殿下…”張昭迎著幾乎像脫韁的野馬般撒歡的朱厚照,“臣歡迎殿下到來。”

    朱厚照這大半年來容貌有些變化,本來白白嫩嫩的,因張昭搗鼓出足球,被曬黑不少。但身體眼看著變得強壯。個頭也開始長高。朱厚照眉細臉長,十一歲的年紀,裝束如富家公子,興奮的道:“

    張昭,恭喜恭喜。我提前來的。我父皇、母後和我給你的賀禮在後麵。由崔駙馬帶著的。走,走,帶我去看看你的府邸。”

    劉瑾和一名負責安保的帶刀侍衛護著朱厚照往府裏而去。門廳這裏的賓客都有人招呼,見張昭親自出迎,少不得私下裏問詢。朱厚照身份貴重,但是這年頭又沒電視,他不穿蟒袍誰認識他?

    “殿下,這邊請!”張昭帶著朱厚照往前院偏廳裏去稍作休息。劉瑾一看偏廳裏還有人,頓時不喜。尖著嗓子道:“張舍人,殿下的安全最重要,你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人都清出去。”

    張昭感受到劉瑾對不滿,有點借題發揮的意思。看他一眼,微笑著給朱厚照介紹道:“殿下,這位是我的恩師,順府府學教諭,和李閣老是同族,諱相鐸。

    這位是李閣老的長子,名兆先,表字徵伯。這位是翰林侍講王學士的兒子。弘治十二年的進士,如今官任刑部主事。名守仁,表字伯安。”

    張昭介紹完,劉瑾就啞火。這很明顯都是非常親近,且都有地位的人。他“亂七八糟”有點過。

    李教諭、李兆先、王守仁三人紛紛和朱厚照見禮。

    張昭吩咐仆人上茶。他知道朱厚照是急性子,道:“殿下先喝口茶緩緩,我府裏後麵有個樓,可以眺望四周風景。我一會陪殿下過去看看。順便等崔駙馬他們到來。”

    朱厚照歡喜的道:“好啊。還是你安排的妥當。”

    張昭又道:“當日我和殿下在東宮中論本朝誰可帶兵征戰沙場。自威寧伯(王越)去世後,朝中可稱名將者寥寥。保國公朱暉不堪大用。今日有當世名將就在殿下眼前,臣為殿下薦之。”

    朱厚照興奮的想要抓耳撓腮,他非常聰明,一眼就落在王守仁身上。再自得的看向張昭:“張昭,你要推薦王學士的兒子?”

    張昭點點頭。

    他對原本的曆史其實很有點奇怪。王守仁高中二甲第七,換句話就是全國第十的成績,這個成績去工部實習?這明擺著應該要進翰林院的。

    而王華是狀元,最高的官位是南京吏部尚書。王守仁更是仕途坎坷。平定寧王之亂的大功,到嘉靖年間才得以封侯。

    他總感覺這有點不對。

    王守仁則是有點懵圈。前他父親還張昭的企圖日久自現,他是沒想到張昭會給他安上“名將”的頭銜,還向東宮太子舉薦。以張昭此時正當紅的地位,這個舉薦份量很重的。

    “臣惶恐,難當張指揮之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