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此時幫張昭話,一個是怕張昭年輕,胡亂開口,好事變成壞事。一個是順便幫張昭把工匠都要來。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高居在禦座之上,看向文臣隊列中的馬文升,“兵部的意思呢?”

    如果是其他兵部尚書,必然不會願意將手中的火器工匠交給張昭。這相當於把半個裝備部交給張昭。而這意味著利益受損。但馬文升一代名臣,眼見著燧發槍的威力,自不會阻攔,見皇帝問詢,道:“臣這裏留一百名工匠,其餘八百名工匠都調給新軍千戶所。”

    弘治皇帝道:“善。”再一次的問張昭,“張卿想好要什麽賞賜嗎?”

    在場的眾人無不感歎啊!弘治皇帝這是鐵了心要獎賞張昭啊。兩次問詢,給足臉麵。可見,隻要張昭不提太離譜的條件,皇帝肯定都會答應。

    張昭朗聲道:“臣願為陛下再練一個千戶所的新兵。待北虜來犯,上陣為大明殺敵。”

    弘治皇帝滿意的笑道:“好!升張昭為新軍衛指揮使,賜鬥牛服,以彰顯今日會操頭名之功!”

    弘治皇帝這個賞賜隻有兩部分,卻是讓在場的不少人羨慕的看著張昭。

    明代的服飾,規定的很嚴格。皇帝賞賜給臣子的三大服飾: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這通常是被視作一種榮耀!

    當然,以在場眾人的品級、權位,羨慕張昭能穿鬥牛服的人還真是少數。更重要的是前麵的賞賜。這可不僅僅是將張昭從正五品的千戶提拔為正三品的衛指揮使。

    關鍵在於給張昭的新軍千戶所升級了啊!國朝的衛所製度雖然已經糜爛,但品級、架構都在那裏。弘治皇帝金口玉言,“新軍衛”三個字就意味著張昭的千戶所升格為衛指揮使司。下轄5600人!和京中的七十二衛是同級的機構。

    十七八歲的實權指揮使啊!

    張昭本意隻是想弘治皇帝再給他擴軍1000人就心滿意足,畢竟火器部隊後勤保證是大問題。他是打算再1000人的輔兵的。然而,弘治皇帝直接大方的給5600人的額度。

    這…

    張昭再次謝恩,感激的道:“臣謝陛下隆恩。”

    弘治皇帝溫和的笑一笑,站起來,“卿好生練兵。今日會操就到這裏。考校各營候、伯、都督騎射韜略及把總等官騎射之術下午在西苑裏舉行。陳寬,馬尚書,英國公,你們三人主持。”

    “臣等遵旨。”

    …

    …

    弘治皇帝起駕回宮,眾大臣陸續離開。此時賞賜諸軍的消息已經傳遍校場。三大營和十二團營的士卒都是高呼慶賀。同時對新軍千戶所取得會操第一,以及子對張昭的賞賜的消息都傳開。

    要人人都心服口服,那自然是不可能。二十萬人呢?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認可新軍千戶所的實力。唯一差的就是戰績!

    稍後,張昭晉升和其千戶所晉級為衛所的消息向京城四周傳遞。漣漪陣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