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壽齡侯的麻煩,難道去逼張昭提價嗎?

    百事可樂的經銷商固然不爽可口可樂降價,但要鬧事找誰?當然是找百事可樂啊!

    再者,逼壽齡侯把出廠價降下來,他們再去和國泰商行談銷售價格利潤不是更多?

    張鶴齡懶得聽這種屁話,陰沉著臉一字字的問道:“張二是什麽意見?”

    張二的長隨道:“二管家,老爺要準備把銀子退給他們,否則這幫商號不可能會罷休…”

    張鶴齡提高音量打斷奴仆的話,“退銀子?想都別想!他們也不去京城裏打聽打聽,本侯何時將吃到嘴裏的肉吐出去?不服氣就鬧,本侯接著。”

    客廳裏的心腹們麵麵相覷。這哪裏能行?這些鬧事的商號背後可不是以往那些普通人,或者官兒。

    這時,外頭一名長隨進來,匯報道:“老爺,外頭有一個讀書人拿著前吏部尚書、少傅、太子太傅王公的名帖來拜訪。”

    這一連串顯赫的官位指的隻有一個人:王恕。此時,王恕已經致仕在陝西三原府家中。他和弘治皇帝有點齷蹉。但依舊是士林公認的下名臣。

    其幼子王承裕為弘治六年進士,時年三十六歲,在京中任兵科給事中(言官)。

    花廳裏一幫人都發愣。三原王家的商號也牽扯在其中?他們家不是在關中、榆林一帶經商嗎?

    張鶴齡剛才滾刀肉般準備硬抗到底的氣勢泄了點,雖然不爽還是讓人將那讀書人請進來。這下間,還沒有幾個人能拒絕一代名臣王恕的名帖!

    少頃,一名讀書人被引進來。他拱手一禮,昂然的道:“在下是三原王家子弟。我家商號和貴府有些生意上的牽扯,特來拜訪侯爺。還請侯爺將我家中商號的銀錢退還。我王家感激不盡。”

    張鶴齡臉色陰沉的嚇人,退錢又不甘心,不退又打發不了此人,道:“本侯還未有方案。你先去旁邊的廳裏喝茶等會兒。”

    王家的讀書人點點頭,拱拱手,跟著侯府的下人離開。

    張鶴齡不忿的罵道:“他嗎的,一個致仕的老頭子也敢來本侯府上撒野?”心中不滿到極致。然而,一句話還沒罵完,又有人進來匯報,“侯爺,有人拿戶部尚書侶鍾的名帖來訪。”

    侶鍾,字大器,鄆城人(山東)。

    張鶴齡還沒應聲,又有一個奴仆拿著一張名帖進來,見客廳所有的人都看著他,但是不得不應著頭皮上前道,“老爺,有人持左都禦史戴珊的名帖來訪。”

    都察院大頭目的帖子,誰夠膽子壓下來?他不得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