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張昭已經順利的打造出二十幾支合格的燧發槍。昨他就去宮中求見給弘治皇帝。剛剛弘治皇帝派人來通知,準備在宮中見他,叫他帶上燧發槍。

    春的中午,暖風習習。路邊的楊柳依依。張昭在馬邊,提筆給婉兒寫回信,拿行書飛快的寫完,交給吳春時,讚揚道:“老吳,辛苦你了。這件事就等我的好消息。二鍋頭那邊的競爭,你按照我之前交待的策略辦。不要著急。”

    吳春時四十多歲的年紀,常年在地裏勞動,看起來頗顯蒼老,臉上皺褶很多。這幾個月身為張府的管家,開始慢慢的養著,略顯白了些。笑嗬嗬的道:“少爺,這辛苦什麽?我懂。你放心,不會叫張記商行占了便宜去。”

    壽齡侯府的商業馬家號叫做“張記”。經營京中一切能賺錢的生意。不管是否合法。反正隻要弘治皇帝沒親口禁止,他們家都做。

    吳春時心裏其實想提醒自家少爺的。二鍋頭的生意受到壽齡侯府競爭的影響,采取的是保證現金流,而不擴產的策略。張家蒸蒸日上的勢頭停止。

    可是,這“二鍋頭”生意是家裏除開土地唯一的來源,還有那麽多人要養啊。斷然是不能出差錯的。

    但是,少爺交代下來,他還什麽呢?照做就是!老吳很早就是張昭的“粉絲”,對張昭的能力深信不疑!

    吳春時完,瞪馬背上的二兒子吳臣一眼,道:“好好做事,別給少爺丟臉。”

    吳臣一陣苦笑,回答道:“爹,我知道。”其實,看著父親的變化,他如何不感激張昭呢?

    而他曾經很“愚蠢”的拒絕當張昭的長隨,隻因為他認為在盧溝巡檢司當兵中更有前途。然而,時易世變啊!張昭魚躍龍門,先中秀才,後為千戶。

    他在父親的召喚下,離開巡檢司,補充到新軍千戶所中當兵。而張昭的親隨,在軍中都是什麽官職啊?龐大郎,副千戶(從五品)。陳康,鎮撫(從六品)。

    就連張泰平那半大的子,也是軍中的文書,受人重視。營中誰見著不笑著叫一聲“張哥”。隻有南口村裏出來的才會叫他的名“平安”。

    所以,他心裏後悔啊。隻能在軍中悶頭練兵。這次張少爺要帶人去宮中演示排槍戰術,他麾下的十名精銳士卒被挑選中。

    張昭笑笑,並不阻攔吳春時訓兒子,翻身上馬,“老吳,你回去的路上注意。嗯,我們走!”帶著軍中的士卒,打馬前往皇宮中。

    吳春時目送張昭等人卷起塵土,消失在大道中。心中感慨萬分。去見皇帝啊!少爺如今是青雲直上,高任鳥飛。

    …

    …

    張昭帶著麾下的士卒進城。先讓他們等在東安門外,他進皇城,再穿過東華門,往北到乾清宮中求見弘治皇帝。被告知,皇帝在玄武門後的萬歲山下的校場中等著他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