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的標準,請參考文心雕龍、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等著作。以及千百年來的流傳度。)

    唐伯虎擅長的是書畫。吳中地區,向來是畫作、書法見長,而詩文要遜色。江南四大才子都是這樣的。

    所以,唐伯虎在進京趕考後名滿下,並非是他的詩文才氣有多麽牛逼,能夠壓住同時代的文人墨客。而是他這個南直隸解元,真的很有份量啊!

    而王鏊是唐解元的前輩!

    而且,他還在會試中取得第一,即會元,隻差一點就成為明代繼商輅商相公之後第二個連中三元的牛人!但聽成化十一年的殿試時,首輔商相公打壓王鏊要獨占科舉時代文人最高榮譽,最終給的名次是探花。

    正德元年十月,王鏊入閣。

    張昭哪裏認識王鏊,坐在木椅上,想著他的事情。

    …

    …

    第一,張昭首先麵臨著最緊迫的問題,依舊是賺錢。

    實在是練兵太費錢。這真不賴明軍的戰鬥力逐漸下降,給士兵的供給下降,戰鬥力不下降才有鬼。

    他雖然有弘治皇帝批準的皇商資格,但壓力依舊很大。開張第一炮能不能打響,就看等會麵見弘治皇帝。

    第二,在狠抓訓練之外,張昭要把燧發槍打造出來。

    打造燧發槍的難點不在技術革新上。他知道其中的關鍵點。這本身就是一個類似於創意上的東西。

    這就像發明電燈泡,他一開始就知道鎢絲是最合適的,根本無需經過愛迪生那樣成千上百次失敗的試驗。

    燧發槍的難點在於內廷撥給他的工匠們在藏私,隻願意將技術交給兒子,連教給自己的徒弟都留一手。他根本沒法大規模的製造,裝備新軍千戶所。

    第三,燧發槍的排槍戰術是十九世紀中葉之前的主流戰術,但仔細的想想曆史,拿破侖時代都有騎兵。他僅僅靠火銃兵對陣北虜,隻怕還不夠,他還需要有騎兵、火炮。

    張昭思考著,時間流逝。門房內的官員依次減少。王鏊都已經出去。再一次的在傍晚時分,張昭被召進乾清宮西暖閣中。此時距離他上一次陛見隻過去二十許。

    這個頻率已經非常驚人了!

    西暖閣中一排排的蠟燭點燃著,亮如白晝。弘治皇帝正在喝茶休息。司禮太監蕭敬在一旁侍候著。

    “平身。”弘治皇帝將行禮的張昭叫起來,溫聲道:“你國泰商行的第一件商品製作出來,請朕鑒賞。是何物啊?前些日子,蕭敬你要了鐵礦去,朕還以為你會先獻上一把燧發槍來。”著,自己笑起來。

    皇帝放鬆,張昭不能跟著放鬆,一板一眼的道:“陛下,臣燒製出玻璃,製作了一麵鏡子出來,請陛下鑒賞。若能得陛下青眼,臣懇請陛下留在宮中使用。”

    弘治皇帝一聽就知道張昭打的什麽主意:禦用的貨物,在市麵上賣的要貴吧?

    “先拿上來讓朕看看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