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笑著答應下來。

    …

    …

    眾人一路前行,就看到校場東麵的牆壁處,幾名士卒正在陽光下就著茶水啃高粱饅頭。

    劉瑾挑刺,聲音有些尖銳:“張舍人,你用貪軍餉的罪名殺掉一個副千戶,你自己可別掉進去。怎麽讓士卒吃高粱饅頭?兵部的給養不是早撥給你們嗎?而且,過年時還有皇爺的賞賜。”

    他這話的聲音,讓正在吃喝的士卒們看過來。張昭笑一笑,正好其中一人他認識,招招手,那士卒過來,行個軍禮,朗聲道:“見過千戶大人。”

    李逍遙的名叫逍遙,原是金吾衛中的士卒,跟著王武一起調過來。張昭前些日子表彰訓練刻苦晉升甲等兵的士卒時,在高台上見過他,將他的名字改為李逍遙。

    這名字多好,一聽就有大氣運在身!

    張昭笑道:“逍遙,給大家你們為什麽在吃高粱饅頭。”

    李逍遙看看朱厚照等人,他年紀輕,大約十五六歲,但是個老兵油子,一看朱厚照被團團圍著,抬頭挺胸,一看就知道出身富貴人家。咧嘴笑道:“我們有高粱饅頭吃是因為我們訓練的成績優秀,別人想吃還吃不上呢。”

    劉瑾一聽就知道他外行了。感情這是獎勵。不過他臉皮甚厚,笑嗬嗬的模樣。

    朱厚照再次驚奇的道:“訓練的好還有獎勵?”明軍的獎懲製度是在戰場上。最典型就是以人頭論功。而在訓練中沒有這麽些瑣碎的規定。

    張昭讓李逍遙自便,點點頭,道:“新軍千戶所目前沒有滿員,暫編為兩個營。營中的士卒們在訓練中相互比較,訓練的好的有各種獎勵。訓練最差的則處罰。練兵的精要,就在於申明紀律。而這紀律越細致越好。”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摸摸臉。這和他在英國公那裏請教來的不一樣啊。軍中都是強調命令簡潔,便於執行。就像漢高祖劉邦的約法三章這樣的。

    朱厚照所不知道的差別就在於:教士卒識字!

    …

    …

    張昭再領著眾人往前走,見到有的排在休息,有的人在總結,有的排還在練習站軍姿。繞了一圈,快到千戶府門前,隻見牆壁下擺著一張書桌。一個四十多歲的文員正在給士卒寫信、念信。在下午訓練的間隙中,有兩三個士卒正圍在書桌前。

    文員正是馮無忌。

    張昭等人在幾米外站著。馮無忌看到,正要過來行禮,張昭做個手勢示意他繼續忙。他便坐下來,問道:“你們誰先來,是要寫信,還是念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