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麵試的關鍵就是提前交卷。

    何愈坐在主位中,從書吏手中接過試卷,掃了一眼,看到倒數第二段的末尾是約定好的句子“意謂”,頓時眼睛就眯起來,他倒沒想到聞名京師的張昭竟然會去買考題。

    再去看張昭寫的兩篇八股文,頓時恍然。這寫的什麽玩意兒啊正常情況下,他肯定不會取這份卷子。但現在,他還得找個錄取張昭的理由。

    何愈道“你便是張昭”按照慣例,隻要是提前交卷,主考官會對考生進行麵試。因為這時主考官閑著也是閑著。

    張昭會意的站住,行禮道“學生正是。”

    何愈撚須沉『吟』,徐徐的道“我聽聞你於時政頗有些心得。近日朝廷都在討論你提出的和募兵製相輔佐的預備役的實施。你可試言北虜之事,以此為策論。”

    這是很明顯的放水。

    張昭微怔,答應道“學生領命。”關於蒙古和明朝的戰爭,他過兩次。一次是在青龍鎮中和長寧伯周彧的“平北虜三策”,第二次則是在李教諭府中的“戰爭論”。

    這兩次的論述,都在京城中有所流傳。他當然可以再複述一遍,何大宗師肯定會讓他過。但為確保萬無一失,他還得點新東西出來。

    張昭略頓一頓,道“政治的『性』質決定戰爭的『性』質。所以,我朝和蒙古諸部的戰爭無可避免。要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除開做好自己的事情,還應對局勢有明確的認識。

    我們對北虜的戰爭,現在正處在戰略防禦階段。何以謂戰略防禦其表現在全局的態勢上敵人在進攻,我們在防守。王子、火篩兩部連年入寇。我們在國境內作戰,處在防守的地位。

    譬如人患重病,不可用重『藥』、猛『藥』。而是要慢慢調理。朝廷現在要做的不是立即反攻塞外,而是要將戰局拉入戰略僵持階段。令其每次入寇都無所得。這整場戰爭的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便是戰略進攻。大軍出塞,橫掃漠北。如太祖時舊事”

    張昭開口策論時,一幫考官、書吏們都是豎起耳朵。這不是李教諭、李幽在京中幫張昭鼓吹的“王佐之才”的名聲,商業互吹誰信誰傻啊

    關鍵在於,如今朝廷真的在討論在九邊重鎮實行預備役製度。主持此事的便是次輔、大學士李東陽。而且,官場傳聞此政策若得以實行,功勞會記在張昭頭上。隻待他出仕,就會論功加官。

    張昭有這樣的水平,提出的建議能得到重臣們的認可,他們當然要洗耳恭聽。而現在果不其然,他又影新東西”出現戰爭的三大階段。

    在公堂旁等待交卷的李幽看著平靜論述的張昭,心裏悠悠的歎口氣。他向來自詡才華橫溢,腹有韜略。隻是這和張昭一比,才知道差距啊。

    李教諭壓著心裏的叫好聲。這種方向『性』的論述、大局觀真的是張昭的強項

    何大宗師禁不住笑起來,點點頭,讚許的道“你這篇策論的水平,足可備朝廷谘詢。不過科舉終究是以文章取士,你的卷子隻是一般,暫且留著吧。”

    主考官的自由裁量權非常大。提前交卷的話,主考官可以一筆點中,也可以直接黜落。何大宗師的意思是,張昭這份卷子看看情況再。但張昭知道,穩了。

    張昭躬身行禮,“謝大宗師。”然後,離開考場。

    考場中,關注著這邊動靜的童生們一陣羨慕。給主考官如此重視,策論答的如此之好,這個生員如何跑得了

    這邊,李幽也來交卷。何大宗師直接給一個“尚可”的評價,朱筆給一個圈,給予通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