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昭在青龍鎮職奔波”時,內廷銀作局蔣太監在皇城中去找休沐的劉瑾。

    明朝的京城的布局,分為三重。宮城(故宮)、皇城、內城。當然,到嘉靖年間會額外在崇文門外修一座南城,成為京師繁華之地。

    皇宮之中,居住著皇帝、後妃、皇子等人。而侍奉的太監們則是住在皇城中,給皇宮裏的貴人們提供各種服務。對應的機構就是內廷二十四衙門。

    蔣太監早早的和劉瑾約好在東華門外的廊房裏見麵。

    銀作局位於宮城的西南角,出西華門往南即是。蔣太監不想橫穿武英殿和文華殿前的廣場,隻能往北繞個大圈子,於午後兩點許抵達東華門外的廊房鄭

    護城河上波光粼粼。兩個太監候在門口,“蔣公。”

    蔣太監微微點頭,進門後,就見劉瑾正在椅中喝茶,一身綢緞長袍,鬢角略微顯白,笑嗬嗬的見禮,“劉公公。”

    劉瑾眼皮動了一下,道:“老蔣,你來了。坐。你有好事要告訴咱家?”

    按照明朝太監這個行當裏的規矩。蔣太監的職務其實比劉瑾劉公公要高。但是,誰讓劉公公是太子的大伴呢?當今子隻有一個兒子,而且太子如今十歲,身體健壯,沒有夭折的風險,這是妥妥的下一代皇帝。

    子的大伴,其前途、權勢還用嗎?蔣公公在提前“燒香”。

    蔣太監諂笑著,坐下來,微微彎腰,匯報道:“劉公公,我已經打聽到張昭的消息。你巧不巧,我派人從青龍鎮上查一圈,結果查到他住在我那莊子的隔壁,而且就是當日我們見過的那個書生。”

    劉瑾驚訝的挑挑眉頭,聲音尖銳的笑起來,“哈哈。”這確實是無巧不成書。笑完後,道:“嗨,老蔣,你要早來幾日就好。前些有個官兒上書皇爺,請求改為募兵製。

    皇爺召英國公進宮商議。太子趁機問英國公火器的事情。英國公對張昭的‘火器平推’的策略不以為然。太子如今對此人已經失去興趣。”

    蔣太監一愣,還有這樣的?不過想想太子的年紀,興趣很快轉移倒正常。

    “咱家誤了劉公公的事啊。我本來還打聽到長寧伯現在對他其實不看重。還想著劉公公可以將他收服、效力。”

    劉瑾擺擺手,“老蔣,咱們是老鄉,不這個。”明史記載,劉公公是陝-西興平人。

    …

    …

    宮中的變化,張昭並不知情。他對未來的道路選擇還是:科舉!

    張昭在青龍鎮中等了兩,於第二下午,他在青龍鎮中閑逛時,被秋哥兒找到,“張哥,老爺叫你去鎮外匯合。”

    張昭賞了秋哥兒兩錢銀子,帶著長隨快步到青龍鎮外的官道上。一輛馬車已經等候在這裏。

    餘夫子一襲青色士子長衫,負手眺望著鎮外的田野風光,遠山蒼翠,秋意凜然。見張昭到來,神情溫和的點點頭道:“張子尚,跟我去一趟京城。有人要見你。”

    張昭那份東西果然引起了徐貴的興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