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中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要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常人非所能及,但我們應當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一種價值追求。 那麽“修身”就是最基本的追求。修身,就是修心養性,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的氣韻所在,融入中國人的思想脈絡。比如儒家的“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仁、義、禮、智、信”無不與“修身”有關。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順應自然;墨子則要求做到“誌功合”興利除害、平天下。修身立誌是支撐人立於天地之間的力量。

我們隻有進德修業是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達成的,身外的一切都有機會運氣之說,唯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成為一個德才兼備、誌存高遠的人才不會困於俗世,得以心靈上的自由。修身立誌不會一朝一夕就見成就,這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如果見異思遷,沒有恒心毅力沒有長遠目光,必然會半途而廢,不得進益。怎麽來修養身心呢,家訓中提及這方麵的事比比皆是,彈琴可以梳理性情,讀書可以增長見識,尊敬長者虛心待人,恬淡心境戒驕戒躁這都是修身立誌的方法。

本書除了修德修智立誌之外,還有部分養生內容,古人注重養生,家訓中更是殷切教導後輩養生注意事項,比如顏之推與康熙。心境寬廣,誌向長遠,脾性溫和的人自然在養生上有所幫助。家訓中更是提及“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尊重生命愛惜身體發膚,但是尊嚴無法堅守的時候也不可苟且偷生,古人何其豁達。這也是今天重讀家訓的價值之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家訓是先輩留與後人的為人處世寶典。本書從修身立誌說開來,精選曆代家訓中的箴言佳句進行現代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