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的童年幾乎都在學習中度過,稍微長大一些後,他的師父又帶著他跋山涉水,大唐下,南北十五道、東西五十關,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等到他二十歲時,整個大唐以及周邊的地圖,都印在了他的腦海中,何處有險、何處有關卡、何處宜正攻、何處可奇襲,這些對李複來都已爛熟於心。

    但年輕的李複並沒有明白,為何他需要知道這麽多?他之所以沒有發出一絲疑問,隻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而已。

    從開始,他就在別人安排的路上行走著,他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年幼的他隱隱約約中明白,隻要他照著別饒安排去做事,就可以得到大家的誇獎。

    年輕的李複也正是如此,在二十歲以前,他都是為別人而活著,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希望自己能夠讓別人開心,直到二十歲的到來。

    二十歲那年,師父病故,李複正式繼承了師父的一切,巨大的地位反差使他難以接受,失去師父之後更是讓他無所適從。

    他的師父是個好師父,卻不是個好的撫養者,他教會了李複用兵治國之道,卻沒有教會他做人之道。

    突如其來的改變,以及失去了引導自己的人,這種變故使李複感到迷茫和困惑。

    所以他開始漫無目的的滿下到處走,遇到什麽能讓他發揮自己一身才華的事,就去管上一管。

    稻香村如此,華山如此,寇島如此,南屏山依然如此。

    他一直在尋找自己該走的路,這些年,他隱隱約約知道了自己的道路,可十分模糊,便似始終籠罩著一層迷霧,不甚清晰。

    可今日羅長風的一番話,與他創建地會的宗旨,卻猶如一陣憑空而生的大風,將他腦海中的迷霧盡數吹散。

    此刻的李複是興奮的,是雀躍的,他看向羅長風的目光,甚至與當初看著師父沒什麽兩樣,羅長風可以是他人生中的第二個領路人。

    所以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與遲疑,便痛快的道:“好,我答應你,去輔佐莫雨和毛毛。”

    “呃……”羅長風錯愕的看著李複,道:“你……就這麽答應了?”

    李複哈哈一笑,道:“不錯,我答應了。”

    羅長風雙肩一垮,無奈的道:“你這家夥,答應得這麽痛快,我這滿肚子的辭一下子沒了用武之地,很憋屈的你知不知道?”

    “劉備請諸葛亮還三顧茅廬呢!你就不能假裝遲疑一下,好讓我發揮發揮?”

    “哈哈哈哈……”李複一邊大笑著,一邊重重拍了拍羅長風的肩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