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紮好營帳,自有甲士負責飯食,勾踐與逢同在營帳中稍作歇息。

    羅長風與阿青各帶兩名劍士忙活開來,羅長風帶劍士搬來些石塊,做了個簡易的灶台,命甲士尋來大量柴禾。

    隨即到一輛馬車內搬出一些物件,先便是一塊一麵被燒得黑的青銅板,青銅板有著一些弧度,上麵那一麵微微內凹,這樣可以保證油不溢出。

    將青銅板架到簡易灶台上,隨即在下麵燒起了火,待得青銅板被燒燙時,阿青與另外兩名劍士,也搬著幾個帶蓋子的釜甑過來了。

    打開蓋子,裏麵全是豬肉,這些豬肉已被切成一片片薄薄的肉片,幾乎都是五花肉,因為做鐵板燒,五花肉才是最好吃的,純瘦肉反而缺了幾分口福

    阿青用鹽與各種羅長風的“獨門香料”將五花肉醃了,剩下的,便隻需放到青銅板上翻烤即可。

    羅長風取出一個皮囊,裏麵裝的卻是豆油,這個時代的植物油中,也隻有豆油了。

    在青銅板上撒了一層豆油,等到油被燒到開始冒煙,他便以“挾”夾著一片片肉片放到了青銅板上翻烤。

    春秋時期的筷子可不叫筷子,也不槳箸”,箸是漢朝之後才這麽叫的,而一直到明朝才叫做“筷”,在漢朝之前,筷子都是槳挾”。

    不過春秋時期,各國文字不同,寫法就有點差別,《禮記》把筷子稱為挾,《管子》上卻把提手旁換成了木字邊。

    雖然部不同,但強調的內容卻都是“急,充分明春秋人給這兩根棍取名字的時候,強調的是它的實際用途,簡單明了。

    不過許多人都不知道,《周禮》的餐桌禮儀中,並不提倡使用筷子。

    《禮記》上明確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挾,無菜者不用挾。”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材時候用筷子,沒材時候不用筷子。

    還影飯黍毋以挾”,即吃米飯的時候不要用筷子,因為米飯是一種可以祭祀地的高貴食物,筷子這種東西是配不上它的,能夠配上米飯的隻影匕”,即匙子。

    所以其實華夏老祖宗吃飯的時候,就跟後世吃西餐一樣,一手拿著筷子,一手拿著勺子,吃材時候用筷子去夾,吃飯的時候用匙子舀。

    但羅長風可不管這些破規矩,什麽周禮,什麽儀節,在他眼中就是狗屁,怎麽方便怎麽來,從他不讓阿青學禮儀便可看出一二。

    看著羅長風夫婦倆的動作,四名劍士與許多甲士都圍了過來,其實最主要的是,他們是被烤肉的香氣吸引過來的。

    而在羅長風他們開始烤肉時,火頭軍的飯食也準備好了,羅長風便對一名劍士吩咐道:“伯渂,去請大王與逢大夫來吃菜。”

    “是。”叫伯渂的劍士咽了口唾沫,轉身往大帳飛奔而去。

    羅長風與阿青一邊翻烤著五花肉,一邊將一些野蔥花灑上去,那香氣不由更濃了幾分。

    勾踐與逢同很快就出來了,他們一出帳篷,隔老遠就聞到一股濃鬱的肉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