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直到晚上11時,她都沒有吃飯,加上心裏著急和生氣,原本健壯的身體,產後變得虛弱,奶水也憋回去了……即使在這孤單、委屈的特難情況下,連霞也未埋怨丈夫,她自我安慰地想:

    “春海平時是那麽關心和疼愛我,今天,他肯定有要緊的急事難以脫身——我應該理解他的難處、支持他的工作,我耐心地等著他吧!”

    當春海緊張地處理完一天的急事,於深夜11時來到連霞的身邊時,他聽著最心愛人的聲聲哭訴,望著她那由紅變白的憔悴臉龐,直心疼得赧顏神傷,眼圈也紅了;他輕輕握著她那柔軟而無力的手,微微彎下腰,慢慢俯在她耳邊,異常溫愛地說:

    “親愛的霞!對不起,太對不起啦!今天的事太多、又太急,都趕在一塊了——我來不了,叫你一個人受苦啦!”

    連霞一看丈夫是如此地虔心致歉,滿腹的委屈頓然煙消雲散,她苦笑著輕柔地說:

    “我知道你是為工作,我不怪你;隻是我們的孩子剛生下來,就沒有奶吃了!”

    春海這才心情稍微輕鬆地說:

    “沒關係,咱想法吧!隻要你盡快康複起來,我心裏就踏實了!”

    第三天出院後,無論怎幺催奶和藥治,連霞的奶水也始終沒有下來。隻有買奶粉來喂養孩子了。

    當時,孝子春海,仍然把每月工資交給母親,母親再統籌這個大家庭的生活開銷。孩子每天要喝的4.5元一袋的奶粉,開始時還買得起,但日子一長,就沒錢再買了。連霞的父親,常常買了奶粉給她送來。有一次,婆婆給她拿來10元錢,讓她買奶粉。到晚上,連霞對春海一講此事,春海當即就說:

    “咱可不能要老人的錢,你還是趕緊給媽送回去吧!”

    賢良的連霞,馬上就高高興興地給老人送回去了。

    他倆的兒子叫家雄,吃著奶粉健康成長,長得眉清目秀、英氣勃發,很像其父母,甚招人喜愛!因春海一直忙工作,故教育和培養家雄的長期重任,就主要落在連霞身上。每天,在春海提前上班離家時,孩子還未醒;在他天黑下班回家後,孩子已經睡著了。所以,當春海抱孩子時,孩子對他認生,怎幺哄都不找他。家雄在本村雙街小學上到三年級,就轉學到區重點北辰實驗小學。由於他天賦較高,自知努力,且家教又好,所以德、智、體等各科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他初中在區重點華辰中學畢業後,即考入市五所重點高中之一的耀華中學。如今的家雄,正在天津大學建築係上三年級。他平時住校,到周末才回家同爸媽團聚。

    他們的家,就在雙街新家園,同村民們住在一起。筆者寫到這裏,油然聯想起:有的黨員村官兒,在艱苦創業時,能和父老鄉親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商量、同幹活;而當村情稍一好轉,他則“小富即安”、舍近求遠地離村到城去住,每天上下班專車接送,動輒以談工作、陪客戶為名,下飯店、進舞廳、泡洗浴、做足療,暗自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日子——丟掉了艱苦奮鬥的精神,遠離了廣大村民的生活,從而激起群眾怨聲載道,甚至引發上訪、鬧事,影響了社會穩定。而劉春海則不然,他而今的業績可謂輝煌、名聲可謂大矣!但他仍然和村民們住在同一座樓,天天和群眾打頭碰麵,說說笑笑、隨隨便便,就是他的吃喝穿戴、言談話語和工作作風等各方麵,都與他剛上任時別無二致,難怪有的村民這樣讚譽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