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魏王怎麽樣?”匈奴使者答稱:

    “魏王嚴正的儀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旁邊握刀站著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作為文韜武略的英雄豪傑,盡管扮作侍衛,但其眉宇間流露的逼人英氣,仍然無法遮掩。正因如此,社會閱曆和知識積澱的直覺告訴我:眼前的劉春海,既雄姿英發、足智多謀,又落落大方、謙和樸誠,這的確是津門近郊的一位難得奇才、強村富民的傑出領軍人物——我在對他肅然起敬的同時,情不自禁地萌發出一種心怡神悅、有如摯友般相見恨晚的親切感!

    “自古雄才多磨難”。這個從16歲就參加超負荷的繁重體力勞動,至今已身曆31載艱苦錘煉的劉春海,始終以積極健朗的人生態度,誌存高遠、踏平坎坷、不懈登攀,故而水到渠成地營造出一道令人豔羨的人到中年的亮麗風景:他因遠離了幼稚而成熟,為告別了幻想而堅韌,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處變不驚的沉穩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爆發的“竭盡全力,強村富民”的生命激情,勇率心齊氣盛的全村92名黨員和1640多位父老鄉親,奮然創鑄了我剛才一路目睹的現代新村的輝煌!他個子不高、兩隻手小,但他的兩個胳膊卻都是硬邦邦的肌肉,儼然是個精明幹練、鋼筋鐵骨般的硬漢形象;他的性格特點是謙遜、寬厚、善學、向上;他的作風則凸現一個“快”字:思維快,辦事快,說話快,走路快,這不禁使我倏然想起了北宋才華橫溢的豪放大詩人蘇東坡,在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中的名句:

    “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這就是我對村黨總支書記兼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劉春海,初始形成的總體印象!

    從2009年8月1日始,我多日吃住在村,走街串戶、明察暗訪,經同上上下下、方方麵麵的幹部、群眾深入交談,最後又與春海同誌多次傾心暢敘,在我掌握了有關他大量翔實而感人的事跡後,就逐漸走進了他那浩如海洋且燦若珠玉的精神世界,和他那叱吒風雲又連傳捷報的創業征程……

    那麽,他的“精神世界”是什麽?我以為,就是他“心底無私天地寬”、“誓為村民造福祉”的高貴品格和衝霄豪氣!若用我們先哲的箴言來表述,也許更為簡要和恰切。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強村英傑劉春海正是這樣。他的“創業征程”又是怎樣的?今天,是昨天的繼續和發展;而昨天,則是今天的基礎和起點。要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建設今天和創造明天,就理應客觀地回眸和認真地解析昨天: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以利再戰。如此說來,本書主人公劉春海,又是如何風雨兼程地奮勇創業的呢?

    孟子講: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誌,曾益其所不能。”

    劉春海在擔當雙街村領軍者“大任”之前的曆練,也印證了這段千古名句。他出生於貧窶農家,因兄弟姐妹多、家境拮據,在1979年初中一畢業即輟學回家,下地幹活。兩年後,他去鎮裏的裝卸隊,天天起早貪黑地到漢溝火車站,手搬肩扛地卸沙、石、灰料,活髒累、限時間,實屬難幹的重體力。時間一長,不少壯漢都打了退堂鼓;可春海卻不,他雖說未成年,又瘦小枯幹,但為多掙錢,孝父母,他堅持出勤,自覺苦幹,總是汗流浹背、蓬頭垢麵,從未歇過一天班,人們都驚羨地誇獎他:

    “真是個累不垮的小鐵人兒!”

    父親得病後,家庭更困窘,日子更難過,他為進一步減輕家中負擔,每天下班後,就在家裏分的2畝園田裏種菜,問題是,他父雖任大隊長,但一直主管全村旱田,從未種過菜,所以春海也不會,可這並沒難住他,除就地拜師求教外,他還專程到市內買來種菜技術書,按照書上寫的,一開春就精心種上了芹菜、黃瓜、西紅柿等,並在當地帶頭使用了塑料地膜覆蓋,結果一進5月就提前上市,售價遠高於一般蔬菜。第二年市場開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春海,又及時捕捉到科技信息,率先購買了剛引進的荷蘭菜花新品種。3月底播種,7月移栽,到10月份,喜出望外,特大豐收:那白白緊緊、一個足有15斤、當地人從來未見過的滿地大菜花,一車車運往市場;鄰地產的白菜一斤隻賣5分錢,而春海的菜花每斤竟賣到2.5角,售價整整高出了四倍——於是,這“種菜發財”的空前喜訊,一傳十、十傳百地不翼而飛,在全鎮上下引起了轟動!與此同時,思想活躍、精力無限的春海,還在家養了幾百隻蛋雞,由於喂養科學,效益甚好——這又是他孝敬老人、照顧全家的一筆經濟收入!

    真金,在哪裏都閃光;英才,幹什幺都出色——機遇,總是光顧曆經磨練、德才兼備的實幹者。1986年,雙街鎮政府根據區科委的星火計劃,要在京津公路以東鹽堿荒地上搞個示範工程,其中有雙街村地千餘畝,分別搞魚塘和果木園。蟬聯12年雙街村黨支部書記的郭慶平,對劉春海的傑出表現,看在眼裏,喜在心中,讚在嘴上:

    “春海呀,我看你這小夥子挺有心路,又很任幹,是塊好材料——‘鐵不打不成具,玉不琢不成器’,你別光自己幹了,到咱村果木園當場長去吧,你這樣能為更多的人服務,自己也可得到鍛煉,將來還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於是,劉春海帶著村派的15名婦女,向著京津公路以東的曠野荒窪,艱苦創業去了。

    從坑塘翻上來的都是陰土,當年不能種樹,劉春海就創造性地帶領大家,在墊坡上先種向日葵,後種胡蘿卜,到秋末就出人意料地收獲葵花籽兒萬餘斤、胡蘿卜兩萬多斤,總共賣了萬餘元!這在當時來說的大喜訊,贏得了村民一片誇獎聲:

    “春海年輕有為,人小誌氣大!”“想不到咱村還是藏龍臥虎的寶地——看著吧,這小春海啊,日後準能幹一番大事業!”

    翌年一開春,村裏就派各企業出工300多人,由春海指揮,揮鍁掄鎬,分片包幹,轟轟烈烈地支持春海他們挖坑種樹——這你追我趕的歡快氣氛,很像大會戰、搞比賽的火熱場麵!到6月份,400多畝的樹苗,就都吐出了嫩綠的新芽……

    村領導一看劉春海幹得這麽出色,又大得人心,就把難以為繼的村辦養雞場也歸他管。當時有6000隻青年雞,這裏外出不方便,土路難行,買飼料、喂養雞、清糞便、賣雞蛋等,隻有6個人管,劉春海既是統籌供、產、銷的場長,更是身先士卒的裝卸工——他整天思前想後又孜孜矻矻、腦體並用地緊張勞作,總有耗不盡的精神和用不完的體力!他那21年的黃金搭檔,現任村黨總支委員兼集團副總的張玉霞深有感觸地說:

    “我們的劉書記啊,他幹起工作來不要命!我從來沒聽他喊過累,也沒有見他服過輸。在從車上卸玉米、豆粕等飼料時,他那個子不高的肩膀上硬是扛著180斤的大麻袋,噔、噔、噔地運到幾十米遠的倉庫裏,他一趟接一趟地扛,一卸就是幾大車。在他眼裏,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和辦不成的事情——他簡直就是一個無堅不摧的金剛鑽兒!”

    後來他們又自己育雛,使養雞規模擴大到2萬隻。年方26歲、富有實幹和創新精神的劉春海,也於1989年11月28日光榮入黨!

    為降低生產成本,春海他們自己做雞飼料,先是自給自足,後來開始外銷,到1990年,又擴大了廠房,增加了設備,已能生產雞、鴨、魚、豬等多種優質高效飼料。此時,村裏還把魚塘交由春海負責。不斷進取的劉春海,隨著多種經營實力的增強,1995年又創建了萬頭仔豬繁育基地,並正式成立了天津雙街生態農業養殖公司,由他任總經理。到第二年,該公司已發展為擁有2萬隻雞場、萬畝魚池、400多畝果園和年產萬噸飼料、萬頭仔豬的大型綜合生態農業養殖公司,無論在規模、管理、信譽、經濟和社會效益等諸方麵,都在全市遙遙領先,劉春海的威名,也隨之遠揚!後來這個村辦公司,與日商合資成立了太陽食品有限公司,並發展成現在的以“太陽食品”,品牌為龍頭,以蛋雞養殖、飼料生產、蛋產品深加工為鏈條的產業集群,帶動了周邊千餘戶村民從事蛋雞飼養。北京奧運期間,“太陽食品”品牌的鮮蛋,更是被指定為奧運會專供產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