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梟所為,本身就堪稱奇跡,若沒有強大驅動力根本難以成事。

    “傳顏梟父母和妹妹都被鐸人所殺?”

    “不是傳,是真有其事。”風立晚糾正他,“顏梟十一歲隨家族東遷,遭鐸人追殺,全族百來人隻十一個逃入梁境,成功獲得大梁庇護。這一段被寫進大梁史書,我也看過。”

    顯然,關於顏梟的複國史,梁國的記載相比宣國自己要客觀得多。

    她接著又道:“顏梟一家十六口,隻有他和兩個弟弟活了下來。因此他年少時就立誌要複仇複國。”

    燕三郎點頭:“難怪他攻破安淶城後就將鐸王室的男丁殺了個幹淨,連嬰孩都不放過。”

    王朝更替,在這世道常有。通常新王上位之後,對舊有王族還會網開一麵,以顯其仁慈,給個偏僻封地,再給個有名無實、無權無職的封號,任其自生自滅就好。蓋因風水輪流轉,錯非深仇大恨,否則很少趕盡殺絕。

    童淵人卻不是這樣。

    顏梟奉行滅絕之策,鐸王室七百多男性皆被斬首示眾,連出生十五的嬰兒都不能幸免;女子命運更加淒慘,五十歲以下被充作官姬,每待客不能少於二十人。因此宣國立國的頭兩年,原鐸國宗室之女有二百多人不堪忍受,紛紛自盡。

    “不過這等暴戾手段也斷了奚人和鐸人的念想,宣國算是太平了十年。”原有的王族都不在了,草頭百姓想揭竿而起,總是名不正也言不順。

    “積弊而已。”燕三郎搖頭,“遲早總會爆發。”連容生在課上也提過此事,自然是當作暴政的例子論述。

    “可不是麽?”風立晚歎息一聲,“許多人都認為,攝政王現今正在收拾顏梟留下的殘局。童淵族運氣不錯,這叔侄兩個都有大才,並且一脈相承。”

    “顏梟不止這兩個侄兒吧?”

    “不止。”風立晚笑道,“按年紀,顏烈兄弟在族中排名第三、第四,上頭還有兩個堂兄,也很出彩,但不似他們這樣一人占了一個柱國的位置。”

    燕三郎若有所思:“宣國和梁國的關係,也很密切。”

    “顏家曾托庇於大梁,受了梁國恩惠,童淵族反攻亦得到我國支援,是以這些年兩國互為睦鄰,都得不少實惠。”

    燕三郎哦了一聲:“難怪玉太妃被送給了宣王。”

    為兩國關係長遠計,犧牲一個弱女子算什麽?人心多忘。過去多年,梁國百姓大概都不記得這一位絕色佳人了。

    風立晚抿了抿唇,不出什麽來,隻能長歎一聲。時勢國運的車輪濺起的一點泥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沉沉一座大山。

    哪怕那曾是如日中的得勝王最寵愛的女兒。

    同為女子,她也隻能歎惋。自己辛辛苦苦征戰沙場,為的不就是避免這樣的命運麽?

    兩人各有所思中,馬車回到了驛館。

    燕三郎走進花園,剛和風立晚道別回屋,金羽就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

    少年問他:“早晨有什麽動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