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二月,蘇家小店的名聲就響遍柳陽縣,連周圍的幾個縣都知道這邊賣月事帶兼尿不濕了,不少人專門為這個,大老遠的跑來買,一買就是一車。

生意紅火了,眼紅的自然不少,不過,像之前一樣,也有人開始仿照蘇玉賣這月事帶了,什麽李家小店,王家小店,連那貨郎的車上都兜售這玩意。

蘇玉平常平靜,開店的時候就知道會這樣了,別人賣別人的,她賣她的。那幾家店開始的時候賣得跟蘇玉一個價,後來見生意不如蘇玉店裏的,就開始降價。不少農婦因那幾文錢特意跑到另幾家店去買。

葉三娘一聽這說這事,就急哈哈的去找了蘇玉,蘇玉隻是笑笑:“沒事,咱做咱的。”連知縣的妻兒都在蘇玉這麽買,有她們罩著,而且,那些富貴人家,覺得越貴越好,認準了蘇玉手上的,壓根就不去別的店。

蘇玉的生意完全沒有影響。

葉三娘發現這個月收到的銀子比上月還多後,也沒再多說,她帶著兩個買來的丫鬟開始趕工,不過,蘇玉叮囑過了,就算再急,這東西質量也要過關,還有消毒。

消毒就是先用開水燙,燙完後再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因為大家一次性買得多,所以一般都是隔一個月過來買,蘇玉也樂得自在。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又一月過去了。

這天蘇玉開店的時候,發現街頭吵鬧了起來,遠遠的就聽到一個潑辣的農婦正在一家店門口破門大罵:“壞心腸的東西,不過便宜了兩文,洗一次就爛了,還怎麽用!還不用蘇家小店的呢,那是我三個月前買的,洗了四次,現在還好好的。”

那家東家黑著臉道:“胡說什麽,我看你是蘇家小店請來搗亂的吧!”

那潑辣農婦叉著腰道:“呸,老娘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是王家灣的,你去打聽打聽,哪個不知道我王辣子,搗爛?我呸,各位聽聽,這人賣了東西還不認賬,竟說我是鬧事的,就你家那月事帶,裏麵用的是爛棉花,我可剪開看了。”她說完還將爛棉花拿了出來。

那東家臉都黑了:“我哪用過什麽爛棉花,那是舊棉花,不是爛的。”

王辣子聽到這話,直接將那東西扔到東家的臉上:“人蘇家小店用的可是新棉花,你竟然用舊的,活刻你生意不如他家。”

這東家狼狽的躲開了那扔來的舊棉花,可惡,那東西婦人用過了,肯定沾過血,那東西不吉,竟然敢往他身上扔!

東家氣極,怒瞪著這婦人:“這舊棉花不過是去年新采的棉花,哪裏就不好了,你可不要挑事,我告訴你,我家妹夫可是在衙門裏幹活的,我可不怕你。”他說完,還挺了挺胸。

王辣子揚手想打他,可生生忍不住了,民不與官鬥,這是人都知道的事,平頭百姓可鬥不過官府,就算是小捕快,也是他們惹不起的。

其實,王辣子之所以過來,主要是用了這家的東西後,下身癢得很,還生了紅疙瘩,這是私密事,她又不敢拿出來說,若是說了,那她成啥了。

王辣子沒辦法,隻好將這口氣咽下,她轉身衝圍觀的百姓說道:“這家店是個黑店,大夥千萬不要買他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