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新趨勢和新特點,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的執政能力之一,將和諧社會建設放到了突出位置。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將促進社會和諧作為“十一五”時期我國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必要條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重視,表明了黨在執政56年之後,更加關注社會建設,更加注重社會和諧、社會公平;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由經濟、政治、文化的三位一體,擴展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四位一體。這一擴展,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對於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維護社會安定團結至關重要。

    城市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和單元,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的發展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標誌著城市的現代文明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區是微觀基礎。沒有社區的安定、穩定、和諧,就不可能構建安定、穩定、和諧的社會。改革開放2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社會成員由原來的“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給城市社會人口管理提出了新課題,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來替代;企業深化改革、轉換機製和政府機構改革、轉變職能等剝離出來的許多服務職能,都要有一個新的載體———社區來承接,社區的建設與發展正在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和重要基礎支撐;推進城市基層民主政治,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也迫切要求對原來的管理體製進行改革和調整,把城市管理的重心逐步從市、區政府下移到社區。

    這些問題都必須通過加強社區建設,才能得以解決。近一段時間來,我們結合社區建設的實際,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戰略高度,初步對建設新型社區做了一些理性思考與實踐探索。總的設想是,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維護和實現好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建設新型社區為突破口,傾力打造服務型、自治型、學習型、生態型、安全型社區,形成居民生活環境優美、生活質量提升,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活共同體”;形成祥和、團結、合作的社會環境,人與社會和諧統一的“社會共同體”;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想道德境界,達到人與人和諧統一的“道德共同體”;形成充分實現人的全麵發展,達到人與自我和諧統一的“情意共同體”;形成提倡奉獻精神,實現美好社會理想,達到天地人相和諧的“信念共同體”。

    一、建設服務型社區,實現社區生活和諧,讓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為居民服務是社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使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一要緊扣社區服務重點。社區服務是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基礎性工程。要把社區服務的重點,放在麵向社會特殊群體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服務、麵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麵向廣大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特別是麵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上。二要延伸社區服務內容。服務項目要堅持多樣化,采取不同方式,因勢利導,協調各種社會資源,麵向廣大居民群眾提供真情服務,滿足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使困有所幫、老有所依。服務活動要經常化,經常組織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等活動,豐富居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人心。服務手段要信息化,通過電腦、網絡等現代化辦公條件,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堅持以人為本,推行服務人性化,通過建立“愛心超市”、健全社區醫療網絡、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等形式,真正做到“社區以民為本,民以社區為家”,使居民群眾深深感受到社區這個大家庭的溫暖。三要創新社區服務體係。社區服務的活力和持續性來自政府引導、企業得利、群眾滿意。要在政府的資助和政策支持下,根據居民的不同需求,由社區內的各種法人社團、機構以及誌願者提供公益性社會服務。在有條件的地方成立社區服務誌願者協會,有組織、有計劃、分門別類地組成社區建設智囊團、谘詢隊、服務隊。要構建社區服務新體係,推進社區服務向網絡化、產業化、社會化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群眾的需求,實現服務與需求的有效對接。鼓勵社會服務企業進入社區,開辟擴大社區就業新途徑,推行市場化運作、實體化經營、產業化發展。四要加強社區服務的基點。和諧的社區人際關係是增強整個社會凝聚力的基礎,也是社區服務的重要基點。要大力開展鄰裏相識、相知、相助活動,建立鄰裏互助鈴、互助卡,組織社區內的青年誌願者對孤寡老人、殘疾人、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等弱勢群體開展“一助一”結對服務,廣泛開展少先隊員“手拉手助殘”和為社區孤寡老人獻愛心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人與人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新型的人際關係,把社區建成團結友愛、溫馨和諧的美好家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