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執政基礎是關係黨的性質、黨的執政能力和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問題,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重大工程。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執政基礎是否鞏固又是檢驗科學發展觀實效的客觀標準。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科學發展觀與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有機統一於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實踐,並將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起到強基固本的作用。

    一、執政基礎是關係黨的性質和執政地位的根本問題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執政基礎問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是執政黨麵臨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重大課題。一個政黨,能否在一個國家執政、執政時間的長短以及執政的效果如何,既取決於它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高低,也取決於它的執政基礎是否穩固。損傷和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勢必會削弱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最終危及到黨的執政地位。因此,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執政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中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重大課題,是黨的建設這個偉大工程中的重大工程。

    1.鞏固執政基礎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執政的基礎到底是什麽?理論界有各種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執政基礎主要是人民基礎(包括階級基礎、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法律基礎;①有的學者則認為執政基礎主要包括經濟基礎、政治基礎和文化基礎。②各家區分方法不同,實則內容具有一致之處。具體而言,增強黨的執政基礎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主要包括黨的群眾基礎、階級基礎、組織基礎、物質基礎、政治基礎、理論基礎等。“基礎”二字,不言自明。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一切無從談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總結我們黨執政的特點、中外執政曆史經驗和新的曆史時期的要求得出的重要結論。

    第一,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特點要求我們必須鞏固執政基礎。

    政黨執政之所以具有合法性,主要是因為執政黨憑借非權力因素和非暴力因素,通過其意識形態、路線綱領、組織結構、執政成效以及公眾形象等,贏得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判斷一個政權是否具有執政合法性,不在於統治者自己宣稱或為自己的統治製定法律依據,而在於群眾是否信任、支持和認同。由於國情不同、政體不同、社會製度不同,一個政權的合法性來源不能一概而論。同一國家的不同曆史時期,由於社會生態環境不同,政黨執政的合法性來源也不盡相同。因此,擁有穩固合法性地位的執政黨,一般都會根據自己的國情和社會條件的變遷,適時地汲取合法性資源,穩固執政的合法性基礎。

    社會主義國家的特點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了其目標指向是使全體人民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麵發展。因而,在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來源於兩個方麵:一是堅持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意識形態;二是有效執政從而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社會主義是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基本價值取向的,如果共產黨執政偏離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原則,如果長時期內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政治要求,很難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就不能鞏固執政地位。因此,堅持社會主義與贏得人民支持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贏得人民支持是共產黨取得執政合法性的核心基礎,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基礎、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

    第二,建國以來黨鞏固執政合法性基礎的曆史經驗要求我們必須鞏固執政基礎。

    我們黨建國初期執政的合法性來源於革命的成功。所謂“打江山坐江山”即是形象寫照。黨通過製定民主革命綱領,得到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擁護和支持,推翻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建國後,黨通過大規模地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等一係列政策,迅速恢複和發展了國民經濟,以良好的執政成效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和支持,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1957年反右派鬥爭後,黨試圖將執政合法性的訴求主要建立在意識形態的信仰上,把執政的現實政治目標指向一個被極“左”的意識形態所描述的理想性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通過發動一次次的政治運動來清洗想像中的階級異己分子,忽視了執政的績效,忽略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及政治要求,民主政治建設遭到嚴重破壞,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到“文化大革命”後期,人民群眾自發反對“文化大革命”的抗議活動和不滿情緒,預示著以極“左”意識形態信仰為主要標誌的合法性基礎開始動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20多年來,黨堅持把經濟效果作為執政合法性的主要來源,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排除各種幹擾,大力發展生產力,使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使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從而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穩固了黨的執政地位,經受住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嚴峻考驗。

    第三,新的曆史時期社會轉型和階層結構的深刻變化要求我們必須鞏固執政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轉型是一場整體性的社會嬗變,主要包括經濟體製的轉軌和社會結構的轉型。經濟體製轉軌即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要特征的市場經濟轉變。社會結構的轉型則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麵:由傳統的自給半自給的產品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轉型;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由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型;由封閉半封閉社會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轉型;由倫理社會向法理社會轉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轉型,我國社會階層構成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已由過去的“兩大階級、一大階層”的傳統模式分化為若幹階層或群體。原有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內涵固然發生了深刻變化,也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以及具有雙重階層屬性的“兩棲人”,如留職停薪人員、請長假外出謀職人員等。同時,還出現了物質利益矛盾大量化、群際矛盾明顯化、幹群矛盾突出化、勞資矛盾顯現化和思想矛盾多樣化等問題,對黨的執政基礎產生了一定影響。

    總之,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執政基礎既不同於西方國家政黨執政的基礎,又不同於改革開放前或改革開放初期黨的執政基礎。在新形勢下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既有不少有利因素,又存在一些不利的方麵。我們隻有居安思危,夯實基礎,才能避免喪失執政地位的危險。

    2.鞏固執政基礎是當前黨麵臨的重要任務

    黨50多年的執政實踐表明,我們黨在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曆史實踐中已經鍛煉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黨的執政能力同黨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但是,麵對新形勢新任務,黨的自身建設尤其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已經影響到黨的執政成效,必須引起全黨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其中,在黨的執政基礎方麵存在著以下突出問題:

    第一,黨群關係上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

    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就必然垮台。任何性質的政權、政黨都不能逃脫這個曆史的鐵律。總的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工作是滿意的,黨群關係是基本正常的。但是,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當前黨與群眾的關係的確也麵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一些黨員幹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紮實,脫離群眾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地方的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明顯下降,黨群關係有疏遠淡化的趨勢;個別地方黨群關係甚至比較緊張,群眾對黨員幹部的信任度比較低;一些地方黨委和政府在群眾中的號召力有所降低;極少數地方不時出現黨群關係對立的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敗壞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損害了黨的“執政之基”。因而,中央把“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目標之一。

    第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要高度重視並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社會分配問題,實際上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問題,它關係到民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改革開放和政府的認同和感情,關係到黨的執政基礎。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會嚴重影響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度。這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不同階層人們的收入分配差距明顯拉大,包括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個人差距等直逼警戒線。據統計,20%的高收入家庭占有全社會收入的50%以上,而20%的最低收入家庭僅占全社會收入的4.2%。在8萬多億元的儲蓄餘額中,80%的儲蓄集中在20%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手中。近幾年,這一差距還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