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年夏天,當曼努埃爾國王剛著手裝備一支龐大的艦隊去對付摩洛哥,給毛裏塔尼亞的海盜以最後的毀滅性打擊的時候,麥哲倫作為一名遠征印度的久經考驗的戰士立即自動報名效勞,這一決定隻能用被迫苦於無所事事來解釋。因為麥哲倫一向在海軍裏服役,經過七年鍛煉,已成為當時最有經驗的水手之一,而在陸地戰爭中,不可能充分發揮他的才能。於是,在開往阿紮莫爾的龐大軍隊裏,他又重新變成了一名最低級的軍官,沒有職銜和獨立的地位。又像在印度時那樣,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報告裏,然而他自己,又像在印度時一樣,總是出現在危險的地段。麥哲倫在肉搏戰中,第三次受了傷。槍頭刺中了他的膝關節,損傷了神經,左腳不能再屈伸。麥哲倫終生成了瘸子。

    第一節麥哲倫與摩洛哥

    在茨威格的《麥哲倫航海紀》中關於失落的水手有這樣一段話:

    麥哲倫在科納諾爾、馬六甲和其他很多戰役中的作戰沒有得到任何報酬,為了葡萄牙的勝利,他冒了很多次危險。當他回家時,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尊重……她每個月的隻有少得可憐的1000裏斯的救濟金和撫恤金。後來大概經過努力爭取,每月升到了1850裏斯。這種總華而不實的稱號並沒有為他換來權利和義務,他隻是成為皇家接待室裏的一個流浪漢。

    麥哲倫天生是個不安分的人。1505年,他參加葡萄牙海軍去印度作戰,並於1511年參加了攻占馬六甲之役。1511年12月,麥哲倫進行了一次偵察航行,開始了探險之旅。他在到達班達島後,帶了一批香料,於1512年回到裏斯本。次年,他又隨軍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薩莫爾,因受傷而成終身跛腳。

    這樣之後的一年,不安分的麥哲倫再次出戰,1513年夏天,曼努埃爾國王派出軍事探險隊到摩洛哥,打擊摩爾海盜。他難以忍受安閑的生活的,於是這次出征是是他主動報名參加的。

    在這裏,麥哲倫成了終身的殘疾。在戰鬥中嚴重受傷,長矛插入她的左膝蓋。不能上前線的麥哲倫成了軍需官,此時遭受不公正,經曆轉折之後又回到了葡萄牙。

    關於摩洛哥,是麥哲倫的征戰之地,受傷之地,也是遭受不公平之地。我們也航行去看看昔日英雄落寞之處。

    第二節北非花園——摩洛哥

    摩洛哥這個國家離西班牙和葡萄牙並不遠,都處於大西洋一邊,摩洛哥和西班牙葡萄牙中間隔著直布羅陀海峽。麥哲倫並是不第一批到達摩洛哥的葡萄牙人,1505年到1514年期間,摩洛哥的阿加迪爾一直是葡萄牙統治。1513年麥哲倫到達摩洛哥,此時摩洛哥西南部的阿加迪爾已經被葡萄牙占領。1513年的戰役是麥哲倫隨軍攻打的摩洛哥要塞阿薩莫爾。

    摩洛哥王國是非洲西北部的一個國家。位於非洲西北端,東接阿爾及利亞,南部為撒哈拉沙漠,西瀕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地形複雜,中部和北部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脈,東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僅西北沿海一帶為狹長低暖的平原。最高峰圖卜加勒山脈海拔4165米,烏姆賴比阿河是第一大河,長556公裏,德拉河是最大的間歇河,長1150公裏。主要河流還有木盧亞河、塞布河等。北部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幹燥,冬季溫和濕潤,1月平均氣溫12℃,7月22—24℃。降水量為300—800毫米。中部屬副熱帶山地氣候,溫和濕潤,氣溫隨海拔高度而變化,山麓地區年平均溫約20℃。降水量從300到1400毫米不等。東部、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幹燥炎熱的“西洛可風”。由於斜貫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擋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熱浪的侵襲,摩洛哥常年氣候宜人,花木繁茂,贏得“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美譽。摩洛哥是個風景如畫的國家,還享有“北非花園”的美稱。

    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位於國境西北部大西洋岸,布賴格賴格河口左岸,與對岸塞拉市共為拉巴特-塞拉聯合城市。總麵積2100平方千米,總人口100.4萬(1990)。塞拉初為羅馬人居民點,10世紀建鎮。12世紀中葉始建拉巴特城,1609年後大批摩爾人移入,城市迅速發展。19世紀為摩洛哥大西洋岸的唯一城市。1912年後法國殖民統治時期為“保護區”首府。1956年國家獨立後定為首都和直轄市。港口和城市周圍為富庶農業區,腹地廣闊,但河口泥沙逐年淤積,港口在地中海區的航運作用已減當年。全國陸路運輸和紡織工業中心。鐵路和公路南通達爾貝達(有高速公路)、馬拉喀什、薩菲;北通丹吉爾;東通非斯、烏季達和鄰國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城南設有國際機場。紡織工業和手工業以產毛毯、地毯和皮革製品著稱,有水果、魚類加工等食品工業和製磚、石棉、陶瓷、木材與軟木加工等多種手工、半手工小型企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