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是企業家要具備的第四個素質。勇就是勇敢果斷的意思,將領是否勇敢果斷對於戰爭能否獲得勝利至關重要。古人有雲:“將無慮,則謀士去;將無勇,則吏士恐;將妄動,則軍不重;將遷怒,則一軍懼。”意思是說將領沒有長遠的考慮,謀士就會離開;將領沒有勇氣,軍吏就會膽小;將領魯莽行動,軍隊就會混亂;將領容易遷怒他人,全軍都會提心吊膽。將領的勇敢果斷並不僅僅表現在戰場上的奮勇作戰,還要有辯證的思維。

    對於企業家而言,“勇”也有兩層意思。首先,企業家應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創新必然會有風險,因此企業家必須勇於冒險;其次,企業家決策應果斷,而不是猶猶豫豫,坐失良機。然而,“勇”並不意味著魯莽,勇與智應該統一起來,取得“智”的支持。有勇無謀是冒失,有謀無勇是腐儒。勇的前提是深思熟慮後的果敢和義無反顧,勇必須是在智的基礎上的勇。春秋時期齊桓公派兵攻魯,當時齊強魯弱,兩軍會於長勺,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這時魯軍一鼓作氣,大獲全勝。定此計者便是魯國的曹劌,他雖然不是武將,但是深通兵法,最後他向魯莊公解釋時說:“兩軍對壘,主要是靠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第二次擊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次擊鼓,勇氣枯竭了。敵軍勇氣枯竭,我們卻勇氣十足,鬥誌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劌就是既有勇又有智的典型代表。

    “嚴”,是企業家應具備的第五個素質。“嚴”指紀律嚴明,隻有嚴格要求才能軍紀嚴整。說到嚴格治軍,不得不提到南宋嶽飛和他的嶽家軍,宋高宗曾親自手書“精忠嶽軍”賜給嶽飛。嶽飛率領的嶽家軍攻必克、戰必勝,讓金國將領無不感歎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嶽家軍之所以所向披靡,正是因為有嶽飛所教導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紀律。領導者的“嚴”並不是隻對下屬,自己也要率先垂範。三國時的曹操在行軍過程中,他的坐騎踩了麥地,曹操割掉一撮自己的頭發來向士兵顯示紀律的嚴明。領導者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隻有這樣的領導帶出的團隊才是勇猛之師、常勝之師、無敵之師。

    企業家也一樣,一定要在團隊中創造一個“嚴”的環境,從而保障團隊的執行力。企業的管理者還應當看到,對企業而言,獎懲製度是企業管理體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獎懲製度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獎懲而獎懲,而是要通過獎懲的行為確立企業的價值觀和理念。因此,企業管理者應當在獎勵員工時注意“令之以文”,即不要僅僅關注對特定行為的獎勵,隨便走個過場就結束,而要通過獎勵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和大家庭感,對工作產生成就感和舒適感,從而增強他們對企業的責任心。同樣,在懲戒員工時應當注意“齊之以武”,把規範員工的行為和思想作為懲戒的目的,在懲戒的同時通過其他方式使員工的思想行為能夠與企業保持一致,如果僅僅注意到懲戒本身,則有可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例如,IBM創始人托馬斯·沃森在其年輕時,就曾經因為業績不好而遭到主管的痛罵,但主管在痛罵之後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又主動和其一起分析業績低迷的原因,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就此激勵托馬斯·沃森走上了成功的商業道路,所以“嚴”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管理是一個事無巨細的煩瑣過程,一個企業的成功也是多方麵因素促成的,企業家除了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韌性外,還必須要有一定的素質。春秋時代的軍事家孫子提出的將之五德——“智、信、仁、勇、嚴”,是中國企業家必備的五個素質,擁有這五個素質,企業家才有成功的可能,由於某種偶然因素成功的企業家,如果沒有這五個素質,那也不會帶領企業走得太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