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林

    一、引言

    民歌(漢族,下同)歌詞中每個字都由聲母、韻母、聲調三個要素構成,聲母、韻母屬音質(音色),聲調屬音高,因而,民歌歌詞的音高問題實際上是歌詞(字)聲調的音高變化問題。民歌曲調是以1 2 3 4 5 6 7不同音高的樂音為基本材料,按照一定的節奏編織而成,曲調的音高問題自然就是1 2 3 4 5 6 7的交織變化問題。民歌歌詞的音高與曲調的音高,各行其道,自成係統,前者屬語音學範疇,後者屬音樂藝術範疇,風馬牛不相及。然而,民歌詞曲同在一首歌,相互影響,互相依附,統一於歌聲之中。於是,民歌詞曲音高關係問題隨之而來。

    民歌詞曲音高關係按其性質可分為表層關係與深層關係。表層關係是指譜麵上的詞曲音高關係,這隻要將歌詞聲調調值一一標出,然後與所配曲調的音高一一對照,便大體上可以看出它們的音高關係來。這種關係所反映的是一種非本質的表麵現象,因而稱之為表層關係。從《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陝西卷》所收的570首陝北民歌來看,民歌詞曲音高的表層關係不甚緊密,比較自由,基本上是處於對立關係的(詳見拙文《陝北民歌旋律與陝北方言聲調》,入編《陝北民歌研究論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深層關係是指人們所唱的民歌聲中的詞曲音高關係。人們演唱民歌時,在同一時間既要唱出曲調的音高(音階),又要唱出歌詞聲調的音高(調值),“兩者是一個同步展開的音響整體”,結果,本來對立的兩種音高經過相互影響,互相依附而統一於歌聲中。詞曲音高的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是經過了“音的內部變化”而形成的,是詞曲音高關係的本質所在,因而稱之為深層關係。民歌詞曲音高深層關係體現在歌聲中便是“字正腔圓”,它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是民歌的一條內部發展規律,貫穿於民歌發展的始終,自古以來便是我國人民傳統的藝術審美觀念和藝術追求。當然,有時因為別的緣故,如某種感情的需要、個人風格的不同等等,詞曲音高深層關係也會對立而不統一,或者說也會置“字正腔圓”於不顧,不過,不管怎樣,民歌詞曲音高關係的統一,總是占據著主導地位。

    歌聲從聽覺角度來說稍縱即逝,那種由“音的內部變化”所形成的“微妙神韻”確實難以捉摸,讓人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不過,如果把這種微妙神韻從聽覺轉換為視覺——音高曲線,那麽音的內部細微變化便可在音高曲線上顯示出來,不僅可以意會,而且也可言傳。

    限於條件,本報告仍采用傳統的“靜態思維”原則對陝北民歌《三十裏鋪》、《走西口》進行采音、對比分析,雖遠不夠科學嚴密,但對詮釋陝北民歌詞曲音高深層關係,或許不無可取之處。

    二、實驗過程

    (一)選歌

    本報告選了兩首陝北民歌:

    1.《三十裏鋪》綏德 佚名唱 黃準記

    《三十裏鋪》是陝北民歌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全歌10段詞,這裏隻選了第1、2段(見譜例1)。所以要選兩段詞,是為了要說明:同一個曲調,歌詞不同,詞曲音高深層關係也會隨之不同。

    2.《走西口》(五)陝北 佚名唱記

    選《走西口》(見譜例2)是為了說明:陝北民歌詞曲音高的對立統一關係不僅存在於《三十裏鋪》,也存在於《走西口》,民歌詞曲音高的對立統一關係具有普遍性。

    (二)製碟

    《三十裏鋪》、《走西口》演唱者是原中央民族歌舞團民歌合唱隊著名陝北民歌演唱家馬子清女士,說一口地道的綏德話。錄製分三步:首先用地道的綏德話念歌詞,然後唱譜,第三步唱歌。這為的是轉換為“所念歌詞音高曲線”、“所唱曲譜音高曲線”、“所唱歌聲音高曲線”時所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