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想起了王莽趕劉秀的絕妙傳說,也許是想起了雄偉崢嶸的拔尖山脈,不知不覺已經讓人如身臨其境般的浩勢身博。也許正是這樣,讓我聯想起李銳老先生的題詩來:

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

天下奇峰聚,何須五嶽攀。

我常想,在天、地、林、海、山這五個國度裏,唯有萬壑淩厲的山峰被喻人強勁威嚴最為多,是人的強、威、嚴哺育了山?還是山的傲然風骨養育了人?這個千古謎團在詩人的胸懷中找到了答案。

在王貞白的《薊北門行》中曾讀到過:“心地闊於雲夢澤,官資高卻太行山。”而大教育家劉征老先生也吟過:“高脊摩天曦月藏,奔來萬馬忽收僵。名山天下論風骨,第一雄奇屬太行。”

我想是人的浩然正氣與山的博大英勇的共性讓人和山融為了一體。

山因水的流動而活顯靈氣,因葉的灑落而飄逸風韻,也因樹的從容而秀美林麗。

王莽嶺在漢代以前叫為龜鴕山,因兩座山峰而得名。這一片奇峰峻嶺、懸崖絕壁,典型的幾座山峰:一座是神龜峰;一座是仙鴕峰;還有一座是酒盅峰;在鴕峰旁邊還有一座愚公峰,都惟妙惟肖,非常逼真。遠古神話“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每座山都承受著日月星辰的看護和風霜雨露的滋潤,每座山都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足跡和探究。

要說王莽嶺最為奇美之處,莫過於日出了。每逢晴日,峰巒沉浸在魚鱗般茫茫雲海中,從灰蒙蒙至五色染雲至金鱗閃耀,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一時間霞光萬道,群山盡染,其磅礴輝煌之勢,令人心曠神怡。

此時的激動,足以讓人慷慨奮昂。極目眺望,忍不住讚歎道,“八百裏太行,唯王莽嶺最美也。”

作者:李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