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想起這樣一句話的時候,我正和朋友們一道坐在九女仙湖的遊船上,緩緩地駛向平滑如鏡的湖麵,滑向如詩如畫的夢裏仙境。

初秋的早晨,陽光漸溫漸暖地穿過遠山,滑過船舷,替我們每位遊者著上了一件華美的羽衣。而我們就在這炫目的光芒中慢慢地熔化,緩緩地被風舞動著,飄向九女湖……

曾記得小時候背過這樣一段關於湖水的文章:湖水是凝然不動的,如同一缸濃濃的綠酒,湖風甜蜜蜜地無力地吹著。湖柳,被水熏著,被風也吹醉了,懶洋洋地不時刮起幾絲,又困倦地垂下了。

心底總是這樣,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總憧憬的有這麽一天能身臨其境,去體驗一下那醉人的風,醉人的水,而現在真的如入畫境,清清的水流,淺淺的波紋,閃閃的鱗光,和四周起伏的青山銜接著,而那泛一葉扁舟於水上的船人,則恰好完成了這份美麗的和諧。

輕舟微蕩,湖水如帶著長長柔細波紋的綠色絲綢,在船邊一波一波閃閃爍爍地亮著。船隨山勢左一曲,右一折,在我們麵前徐徐展開一幅幅絕好的風景畫。來時我們找了一位當地的老人做向導。老人五十來歲,古銅色的臉上始終洋溢著飽滿的激情和純樸的微笑,帶著十分展示家園的驕傲,適時地為我們指點著各處的景致。可惜,他那一口地道的“陽城英語”——北留話,灌得外地的朋友卻是滿頭霧水,幸好,這種遺憾由來之前細心的閱讀彌補上了,麵對無言的九女湖,牽扯出記憶的字符,進行著人與自然的對話。

千萬年前,你曾經是一片深不可測的湖泊嗎?還是由於地殼的運動,才讓曾經的滄海演變為今日連綿不絕的山巒?

我默默地注視著它們:高大偉岸的四龍山;彩虹般的金灘大橋;雪瀑飛泄的杜河大壩;矮矮圓圓的龜山;巧奪天工的棲龍廟;高大巍峨,氣勢不凡的張家大院;形似大甕,水色如墨的黑龍潭;形肖畢似的羊腸石;雲蒸霞蔚,懸崖垂掛的白雲洞……不過,還數如砥如柱,嫋嫋婷婷、婀娜多姿的九女台,無不向我們展示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傳遞著難以言說的魅力。

憑欄觀望,說不盡的煙花妖嬈。紅衣綠袖,霓裳飄飄,似有仙女翩翩起舞。耳邊偶有笙簫細樂,隱隱綽綽,弄不清天上人間,不覺為之震撼。“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當年周武王伐紂,趙公明助惡為虐,被武王射死。其妹雲霄娘娘為兄報仇,在這場惡戰中,拋出自己的神劍深深插入湖中,化為一座孤台,形如利劍,下窄上豐,就是我們眼前的九女仙台了。但恐怕連她也不會想到自己的來生會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掌上明珠——太平公主!這個打小就追隨武後的太平公主,其野心自然不亞於武則天。然而,所幸的是一代明皇李隆基再不忍目睹自家親人相互殘殺。於是,方把她遣送往九女湖修身養性,後被太上老君點破前緣,歸順天庭,九個貼身待女也羽化成仙。是啊,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我相信這個世界上真有一種叫“緣分”的東西,在冥冥之中安排著每一個人的步伐。

小船緩緩地向前駛著,老人不懈地為我們講著一個個離奇的神話。細細水聲,越發顯出周遭的寧靜,在這樣的寧靜裏,一切的俗世紛爭,名心利欲,得失憂患,都如舊夢般淡泊。隻留下一個生命中真實的自我,與朋友說一些深深淺淺的話,撒一種清朗不羈的笑,讓喜悅與生命的熱愛滿滿地流塞在心裏……

離舟之際,我在心裏默語,我會再來,再來九女湖摘一枚家鄉的芳蕾,在我已然歸去的輕舟上,再度撥響生命的心弦。

作者:郭陽芳

地址:陽城縣水利水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