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百讀不厭的山,閱讀其中,行走其上,心中的狂喜和感動和溫暖和幸福,就會隨著雙腳身心的行動逐一降臨,暖流在身上穿行撫慰。

——任曉琴《用一生去讀一座山》

巍巍太行山,山和水呈現著互補的態勢,水滋養山使其豐滿,山襯托水使其端莊。巍峨雄奇,是山的性格;迂回曲折,是水的習慣。

——李運宏《天下雄奇集此間》

太行山上山花爛漫,最有欣賞價值、最值得讚美的當屬太行菊。

寒露前後,是菊花盛開的季節,每到這個時候,無論是花匠巧手培植的精品,還是自生自滅的野菊,都會傾盡積蓄的養分,融入姹紫嫣紅,色彩繽紛,競芳鬥豔的族群中。菊花栽培曆史悠久,類屬眾多,按花形、花色細分,可劃出上百種,其中有一種人們很難見到,或者還不知道有這樣的菊名,它就是被列為國家第二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的長裂太行菊,通稱為太行菊。

太行菊為太行山上特有的菊科屬種,生長在海拔千米高的山峰上,種群稀少,生境狹窄。太行壁立千仞,如刀劈斧剁,太行菊就生長在峭壁的縫隙裏,裸露的根須能抵禦嚴冬凜冽的北風,還有極強的耐幹旱抗燥熱的能力。入夏,烈日把紅岩絕壁烤得灸熱,太行菊的枝葉卻能直直地堅挺著,沒有絲毫的蔫萎。從發芽到孕育花蕾,太行菊幾乎得不到澆灌,全靠露珠、雲霧的滋潤補充水分。

太行菊需要足夠的陽光,在背陰的絕壁上根本不長,凡是植株密集、花繁葉茂的,都生長在向陽處。在兩峰對峙的幽深峽穀裏,太陽在中午時分一晃而過,就是這短短的一縷陽光,太行菊都能盡力享用,盡管開的花朵又少又小,也要生機盎然地燦爛一回。

太行菊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苦味濃厚的莖葉可清熱去火,護肝明目,晾幹的花朵泡茶,清香可口,祛熱解毒。因此,有的人冒險攀爬山崖采摘,太行菊由此也成為瀕危物種。

太行菊的莖葉花狀,遠不如苑圃裏名貴菊花那麽雍容華麗,儀態萬千。獨特的生存環境使它的外觀顯得格外纖小瘦弱,細細的枝莖高不過一尺,短短的葉柄隻有2厘米長,窄窄的葉片側裂呈條形或三角形,薄薄的舌狀花瓣一片片均勻地圍疊成圓圓的花朵。花心處是黃燦燦的花序托,從那裏散發出濃濃的菊香。太行菊結的花朵特別稠密,盛開的時候像一個潔白花籃,把莖葉遮得嚴嚴實實。

盛開的太行菊為太行群峰增添一景,走進峰巒疊嶂的太行腹地,遠遠地就能看到垂立的峭壁麵上鑲銀掛玉,如仙女刺繡,給雄峻壯闊的絕壁增添了秀美靈氣和生機活力。再走近一些,順赳赳石壁仰望,山風勁吹,花束搖曳,暗香陣陣,沁人心脾。人們會禁不住為太行菊的品性而驚歎叫好。

2011年5月9日

作者:萬洪誌

地址:河南省輝縣市工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