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所以我覺得盡力就好,不必考慮太多成功不成功的事。如果成功了,固然是幸事。萬一失敗了,我也能接受。我已經努力過了,就沒必要有遺憾。”

    劉曄籲了一口氣,苦笑道:“還是令君灑脫,有出塵之氣,我望塵莫及。”

    荀彧也不辯解,接著道:“既然如此,那麽退一步又何妨?我們已經從洛陽徒了關中,如果有必要,徒隴右又如何?又或者,徒漢中,徒成都,也不是不可以。”

    劉曄微怔。“徒漢中?”

    荀彧點零頭,卻沒有再什麽。劉曄也沒有再問。他已經明白了荀彧的意思。徒隴右很容易理解。子要西征,關中有可能生亂不保,到時候子就隻能流落涼州的蠻夷之地。可是退往漢中則不同,那是主動放棄,隻圖自保,不再奢望中興了。漢中也好,益州也罷,都隻適合亂世割據,一旦中原安定,必然會用兵巴蜀。巴蜀有地利,也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畢竟不能和中原抗衡,隻要中原王朝下定決心,不惜代價,一定可以越過關山險阻,攻克巴蜀。

    公孫述就是最近的例子。比起公孫述,他們還有一個非常不利的劣勢,他們都是關東人,之所以趕到長安來,支持子,是希望有朝一日大漢能夠中興,他們能成為中興之臣,榮歸故裏。如果子隻想著在益州苟活,還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

    荀彧這個主意得好是有備無患,得不好,那就是對人心的最後一擊,最多再為大漢延續幾十年的光陰,聊以安慰罷了。荀彧當然無所謂,可進可退,他們弟兄分投各方,朝廷倒了,荀家也不會受太大影響。孫策麾下有那麽多潁川人,屆時荀彧就算不能位居三公,二千石綽綽有餘。

    可是別人沒有這樣的條件。

    兩人沉默了片刻,劉曄強笑道:“我聽令君和張紘有過約定,聽令君這意思,是準備認輸了?”

    荀彧笑笑。“勝負未定,何來認輸?我隻是知道自己還有哪些可以放棄的,又有哪些是不可放棄的。至於我和張子綱先生的約定,那不過是一時意氣。下又豈是我和他二人能決定的?就算可以由某個人決定,那也是陛下和孫策,不是我和他。如果上蒼保佑,陛下中興大漢,我不會以為這就是我的功勞。如果孫策最後得了下,我想張子綱先生也不會自居其功,認為他就是勝利者。”

    劉曄笑了,再次舉起杯,向荀彧敬酒。荀彧微微一笑,看了劉曄一眼,也舉起了酒杯。

    ——

    樓船停靠在碼頭,整裝待發。

    孫策挽著周瑜的手臂,拍拍他的手,又看看不遠處正和麋蘭、尹姁話的蔡琰。“公瑾,荊州的軍事就交給你了。你不要有顧忌,能造多大聲勢就造多大聲勢,反正子綱先生也了,一年三十億出得起。”

    周瑜笑著點點頭。“將軍放心,我會適可而止。若朝廷派一將率偏師而來,我為將軍破之。若朝廷全力以赴,我守住南陽,以待將軍親至。”

    孫策嘿嘿笑了兩聲。“我倒是希望朝廷有這麽大的魄力。子要是真敢來,你在前麵拒敵,我在吳郡籌集糧草,集五州之力,和他一決高下,幹脆把這破罐子打爛了再。隻可惜,我覺得他沒這膽氣。”

    周瑜莞爾。他也希望子能夠鋌而走險,全力以赴的進攻南陽。主動出擊消耗太大,不符合眼前的形勢,但若是朝廷來攻,孫策也不會退縮,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正是破敵立功的良機。

    “他若不來,待正名已畢,我就移兵江南,經營武陵、零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