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孫策要去蔡洲拜訪,蔡諷心裏一塊大石頭落霖。有了這句話,孫策應該不會趕盡殺絕,多少要給蔡家留點麵子。他連連點頭,起身告辭。他也不願意再和孫策下去,誰知道孫策又扔出一個什麽殺器。

    孫策親自將蔡諷送到營外,笑容滿麵,態度和藹,一副和蔡諷談得很投機的神情。蔡諷雖然心『亂』如麻,畢竟也是一家之主,知道這時候不能『露』怯,強顏歡笑,和孫策拱手作別。聚在營外的襄陽世家見了,也都不由而同的鬆了一口氣,隻有幾個人看到蔡諷神情不太自然,又看到孫策身後的楊儀,心中不免惴惴。

    昨晚去拜訪龐德公,現在又把楊儀帶在身邊,蔡諷主動來訪,卻隻談了一會兒就出來了,這形勢顯然不妙啊。不管孫策如何對待蔡家,龐家、楊家要崛起卻是毋庸置疑的事。留給他們的機會不多了,龐統後就要大婚,現在趕去送禮還來得及。

    蔡諷辭別了孫策,來到津口,一群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詢問蔡諷與孫策見麵的情況。蔡諷腦子裏全是如何應對杜畿的清查,哪裏有心情這些,心不正焉地了兩句,吩咐蔡吉留下,無論如何也要等到黃承彥,自己上了船,匆匆起錨,直奔蔡洲而去。其他人見了,心知肚明,有的留下,求見孫策,有的則上船離開,再去想其他的辦法,跟著蔡諷回蔡洲的人屈指可數。

    ——

    蔡玨與蔡琰得很投機。

    蔡玨原本對蔡琰父女頗有些敵意,可是看了蔡琰所著的《士論》,得知如今的士林已經不是儒士的下,醫匠、工匠、武人都可以稱為士,不僅如此,女人也可以稱為士,尊稱女士,這是孫策的創舉,而蔡琰正是為孫策歌之鼓之的文膽,她自然不能再懟。再加上蔡琰一口一個姊姊叫得親熱,又起當初黃月英在宛城時兩饒交情,蔡玨就算心裏有些疙瘩也不好意思再擺在臉上。

    了大半個時辰,蔡琰留蔡玨在書院用餐,蔡玨卻掛念著蔡諷,婉拒了蔡琰的邀請,起身出了書院。剛下了魚頭坡地,出了樹林,就看到了黃承彥在路邊樹蔭裏坐著,路邊停著一輛馬車。蔡玨立刻明白了原委,心中不快,走到黃承彥麵前。

    “我阿翁來了?”

    “嗯。”黃承彥點點頭。“不過又走了。”

    “時間這麽短,談得很順利?這可不像他。”

    “談得不順利。”黃承彥站了起來,陪著蔡玨上了車,緩緩向大營駛去。關上車門,拉開車窗,黃承彥看著外麵三三兩兩的行人。“蔡祭酒告訴你孫將軍今演講的內容了嗎?要不要我給你講一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