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令君之見,奈何?”

    “陛下,孫策取南陽是初平二年,袁術尚在,他就鼓動袁術殺戮南陽世家,侵奪百姓產業,其冬擊敗徐榮大軍,威名大盛,便一股作氣,在南陽推行新政,短短數月便奠定南陽之日格局,其後數年,他雖不在南陽,卻時刻不忘控製,如蛛吐絲,節節纏繞,終使南陽針插不進,水潑不入,可謂深謀遠慮。陛下可曾想過,他為何如此大費周章?”

    子眼神凝重起來,思索良久。“自是南陽南通八達,是兵家必爭之地。不管朝廷在洛陽還是長安,南陽都有控軛之勢。”他隨即又笑了。“令君,我明白了。對孫策來,南陽不可須臾有失,是他的軟肋,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迫他就範。隻要掌握好力度,不逼得他魚死網破即可。”

    “陛下舉一反三,大漢中興可期。”荀彧接著道:“人有所欲,必有所忌,孫策不肯放棄南陽,我們就用此來敲打他,讓他不敢貿然與朝廷決裂。兵法雲:強而示之弱,誘敵進也。弱而示之強,使敵不敢進也。陛下欲與孫策相安,則當示之以強,迫其俯首。”

    “孫策會不會反其道而用之,朝廷勢若騎虎,難以遽下?”

    “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性很低。”

    “為什麽?”

    “因為他非常清楚,一旦與朝廷對壘,他得不償失。勝無所得,敗則一潰千裏,舉目皆擔兩害相權取其輕,唯有與朝廷相安對他的傷害最。以些許錢糧貢賦換取朝廷對他的承認,他何樂而不為?”

    子一聲輕歎。“如此一來,他可就三分下居其一了,論財賦,甚至得其大半。”

    “陛下,你忘了青州、徐州。”

    子微怔,隨即苦笑。“是啊,青州、徐州也被他收入囊中了。令君,朝廷也要聽之任之?”

    “陛下有力量奪回來嗎?”

    子啞口無言。

    “陛下,反者道之動,孫策力強,朝廷暫時無力製之,不妨反其道而行,使其更強,為下所忌。他實力越強,無人可獨力製之,為求生存,隻能依附於朝廷,朝廷才有借力的機會。若人人自行其事,朝廷何從周旋?”

    子無聲地笑了。他若有深意的瞥了荀彧一眼。“令君博古通今,循道而動,可謂聖之時者。”

    荀彧一聲輕歎。看子這神情,他的建議其實並沒有超出劉曄為子所做的規劃,隻不過是勉強趕上了他們的步伐。子嘴上不,實際上已經打定主意效秦滅六國故事,又怎麽可能忘了連橫之策。

    “陛下謬讚,臣愧不敢當。”

    “如此,誰能為使者,與孫策一較高下,奪食於虎口?”

    “光祿大夫楊彪。”

    荀彧話音未落,子便笑出聲來。“令君,英雄所見略同。誰你守舊?三十而立,你正當壯年,至少還能為朝廷效力三十年。有這三十年時間,你我君臣並力,若是還不能中興大漢,那隻能大漢火德已終,非人力可為。屆時你我歸隱南山,坐看下風雲,也算是不枉此生,無愧於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