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連連點頭。他是東海人,雖然回來的時間不多,可是和鄉裏常有聯絡,知道陶謙在徐州與名士們發生的衝突,趙昱隻是其中一個。

    “友若所言甚是,如此,南方可安,如北方何?”

    荀諶笑了。“由此向北,便是東海,將軍緩步而歸,一紙檄文,東海大族必蜂擁而至,料其強健,可得精兵萬餘,糧餉皆足,將軍又有何憂?諶之所料,不降者寥寥數人耳,其中必有朐縣麋氏。麋氏出身商賈,有貲財而無不知道德,不為鄉裏所重,既附陶謙,又附孫策,為鄉人所厭,將軍舉大眾而攻麋氏,順應民心,誰敢不服?誅不仁而示道義所在,誅之可也。”

    劉和莞爾而笑,伸手按在荀諶手上。“有友若相助,徐州可安,我亦可安睡矣。還請友若將我之心意轉告盟主,莫生歧義。”

    荀諶欠身施禮。“願為將軍效勞。”

    兩人相視而笑。

    荀諶起身告辭。出了帳,隨從告訴他淳於瓊曾在慈了一會,走的時候看起來有些不高興。荀諶心知肚明,卻並不緊張。他太了解淳於瓊這個人了,有資曆沒城府,是個庸才。不過他和袁紹是老相識,對袁紹又忠心耿耿,深得袁紹信任。劉和要想在徐州立足,繞不過淳於瓊,所以劉和才會將首功讓給他。隻要把這件事解釋一下,淳於瓊就會轉怒為喜,欣然從命。

    “走,去淳於校尉大營。”

    劉和等荀諶出了大營,也起身離帳,帶了一個親衛,來到文醜大營。文醜正在帳裏喝悶酒,看到劉和掀帳而入,他愣了一下,卻沒話。劉和坐在文醜對麵,解下腰間長刀放在案上。文醜默默地看著他,一言不發,也沒有請劉和喝酒的意思。

    劉和挑挑眉。“隻顧自己喝酒,不請我喝,你這是什麽待客之道?”

    文醜歪了歪嘴,命人取過酒杯來,自己提起酒甕,給劉和倒了一杯酒。“我分的酒少,隻能請你喝三杯,多了請不起。”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請我喝三杯,我送你三百甕。”

    劉和完,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又將酒杯伸到文醜麵前。文醜愣住了,盯著劉和看了片刻,又給他倒了一杯。劉和連飲三杯,才將杯子放下,長歎一聲。

    “子俊,我知道這次委屈你了,可是我又能怎麽辦呢?淳於瓊是盟主舊友,荀諶是潁川名門,我一個也得罪不起,隻能委屈你文子俊。不過現在是亂世,最後了算的,還是這個。”他拍拍案上的長刀,盯著文醜。“子俊,你就是我最鋒利的戰刀,神器不可輕示於人,示人就要見血。”

    文醜揚起眉,原本微躬的身體慢慢挺直,臉上雖有酒意,眼神卻清澈無比。

    “請將軍吩咐。”

    “敢請子俊為我擊破孫策。”

    “好,孫策在哪兒?”

    劉和臉上露出神秘的微笑。“他從西而來。我想,他應該會經過垓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