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還沒出發,麋竺就匆匆趕到垓下,帶來了陶謙的親筆信。

    徐州的形勢很嚴峻,比豫州還要危險。陶謙兩線作戰,兵力嚴重不足,孫堅頂上去之後,形勢略有好轉。現在太史慈又趕到了泰山,聯合臧霸等人作戰,也為陶謙分擔了不少壓力。

    但那些隻是外患,陶謙還有內憂。袁紹派出使者巡遊徐州,像下邳陳家這種支持袁紹的家族數不勝數,雖然數量不如豫州多,影響力卻絲毫不弱。

    麋竺愁腸百結。一見麵,剛剛寒喧了幾句,麋竺就一聲長歎。“孫將軍,陶牧現在真是難啊,還請將軍出手相助。”

    麋竺一向很有風度,孫策與他交往了這麽久,還是第一次看到他這麽著急。他能理解麋竺的難處。麋家有財無勢,選擇支持陶謙,與世家多少有些矛盾。一旦陶謙垮台,麋家就會成為別人嘴裏的肥肉。與其他為陶謙擔心,不如他為自己擔心。

    “子仲兄,家父與陶牧是故交,如果能助陶牧一臂之力,我父子在所不辭。不過陶牧一向謹慎,我不想和他發生衝突,讓袁紹得利。他有沒有我究竟能進入徐州哪些地方,又如何配合?他這封信得很含糊,我很難把握尺度啊。”

    麋竺盯著孫策,似乎不太明白孫策的話。“這……就是將軍停在垓下,沒有進入徐州的原因?”

    “是啊。有什麽問題嗎?”

    麋竺愣了半晌,苦笑道:“我能理解將軍的擔心,陶牧疑心太重了,除瀝陽人,他誰都不信。隻可惜,他現在最大的麻煩正是丹陽人惹出來的。”

    孫策靜靜地看著麋竺,不發表任何意見。麋竺身為陶謙的使者,出這樣的話,可見對陶謙非常失望。越是如此,他越是要淡定。在魯肅的方案中,占據青徐是一個重要環節,陶謙如此護食,他在世一,他就不可能真正控製徐州。眼下情況緊急,陶謙迫不得已,讓他進入徐州作戰,戰事一結束,陶謙就會要求他退出,否則就會矛盾激化,甚至可能翻臉,兵戎相向。

    陶謙的親筆信中隻是請他出兵相助,將來必有厚報,卻沒具體給什麽好處,分明還在打馬虎。他豈能輕易鬆口。趁這個時候談好條件,盡可能爭取利益,總比將來再談好。如果陶謙鞠躬盡瘁,那就完美了。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懦弱之人,守不住徐州,肯定要向他求援,到時候他就可以順勢而取。

    見孫策沒反應,麋竺接著道:“將軍聽過笮融嗎?”

    孫策心頭一顫。他知道這個人。這就是一個披著袈裟的魔鬼,一方麵他是中原大規模舉辦佛事,推廣佛教的先驅,另一方麵他又是殺人無數的軍閥,而且沒什麽底線,見誰殺誰,誰對他好,誰就離死不遠了。

    “略知一二。他在徐州?”

    “他不僅在徐州,而且離將軍不遠。”麋竺很氣憤,臉色非常難看。“陶牧因他是同郡,覺得他可信,將彭城、下邳、廣陵三郡的賦稅交給他辦理,還讓他代理了下邳相,他卻辜負了陶牧的信任,將這三郡的賦稅用來辦佛事,花錢如流水。陶牧在琅琊戰事吃緊,他卻在後方緊吃,不僅自己山珍海味,還動轍舉辦什麽浴佛會,數萬人就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