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當晚在巢湖西岸紮營。

    行軍之所以慢,除了步行速度有限之外,主要原因就是紮營費時間。上午日出吃早飯,然後開始拔營,就要花一個多時辰才能收拾好,最多走兩個時辰,下午太陽剛剛偏西,又要停下來紮營,這樣才能趕到黑前把營壘安置好,及時做晚飯,避免將士露宿,受凍餓之苦。

    冬更是如此,沒有熱食吃,沒有熱水喝,一般人都受不了。所以正常行軍速度就是一三四十裏,如果遇到下雨下雪,除非特殊情況,將領都會選擇駐營,免得士卒太累。

    以孫策目前的位置,按照這樣的行軍速度,要趕到汝南至少還要三到四。可是騎兵卻有可能在半時間內趕到,隨時出現在他麵前,所以孫策不敢有絲毫大意。

    巢湖向北再行一日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合肥。合肥之所以成為江淮防線,除了他特殊的地形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位置適鄭南到長江,北到淮水,大約都是五百裏左右,向南有施水經巢湖入長江,向北有肥水經芍陂入淮水,輜重運輸很方便。誰占領了合肥,誰就控製了江淮防線的主動權。南方政權失去合肥,就隻能據江而守。北方政權失去合肥,就隻能退守壽春,基本也到了淮水邊。

    孫策以前隻知道合肥很重要,但親自走一趟,還是收獲良多。為將者當知文地理,這可不是而已,任何行動都離不開客觀環境,就像他現在雖然想一戰全殲那三千烏桓騎兵,卻不得不先考慮會不會被對方奔襲一樣。孫權十萬大軍被張遼八百騎兵殺得落花流水,他現在麵對的可是三千騎兵。稍有大意,他就可能一敗塗地,甚至全軍覆滅。

    刀槍無眼,對方可不認你是不是穿越者。

    孫策背著手,看著被夕陽照成金色的湖水,盤算著兩種方案的優劣。他否定了較為穩妥的方法,決定主動出擊,這隻是從政治正確和長遠利益來考慮。正如郭嘉所,強者示之以弱,弱者示之以強,他之所以要表現得這麽強勢是因為他弱,又怕袁紹看出他的弱,才故意示強。

    示強不是真強,如何打敗這三千騎兵,就成了他必須解決的問題。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列陣以待,用步卒大陣來迎戰騎兵。以他麾下這一萬多精銳步卒的實力,足以重創那三千騎兵,然後再用親衛騎出擊,他有把握取勝並將損失減少到最。但對方不是傻子,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們不太可能用騎兵來衝突步兵大陣。在對方不上當的情況下,他隻能步步為營,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考慮如何將對方趕出豫州。

    要想和對方拚速度,那就隻能用騎兵對騎兵。可他隻有一千騎,正麵交鋒,輸的必然是他。就算他有三千騎,他也不能這麽做。袁紹損失了這三千騎不會傷筋動骨,他損失了三千騎就很難再補充完整。

    何況他根本沒有三千騎。

    陳武走了過來,向孫策躬身行禮。“將軍,你離湖邊太近了。”

    孫策抬頭看了看,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走到了水邊。閻行倒不是擔心他滑下去,而是擔心水裏有刺客。郭嘉有規定,除了在自己的大帳裏,孫策任何時候都不能落單,不能過於接近陌生的水域,百步之內不能有可供弓弩手埋伏的製高點。陳武剛剛入職不久,特別盡心盡職,時時不忘提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