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荀攸答應與郭嘉一起布局,孫策很意外。這不符合荀攸的性格。可是一看郭嘉那得意的眼神,孫策又明白了。

    荀攸並不是不願意發表意見,而是不願意隨便發表意見。願不願意,一要看人,二人看時。如果人和時都對了,他還是願意表達自己的。所謂不得其人而言,失言;得其人而不言,失人。眼下這個場合不論是人還是時都非常難得,又被郭嘉刺激,他也有了表達的欲望,這才接受郭嘉的挑戰。

    這既是郭嘉針對荀攸設的一計,也是為荀攸創造的機會。荀攸自然明白,所以欣然應戰。

    “知已知彼,百戰不戰。將軍的對手是袁紹,因此應該先了解袁紹是何等樣人。”

    郭嘉清了清嗓子,了開場白。孫策精神一振,豎起耳朵,全神貫注。他與郭嘉多次討論過下大勢,但心隨境轉,形勢在變,人也在變,沒有人會一成不變。他對此深有體會。兩年前他剛到這個世界時自信滿滿,以為自己是先知,現在才知道,曆史記載縱使不全是謊言,至少也是很片麵的。

    誰會想到袁紹才是三國時代真正的大佬?

    他會變,袁紹也會變。就曆史記載而言,袁紹前期的英明果斷和後期的昏憒反差之大,常讓人瞠目結舌。即使是曆史上簡略的記載也能讓人咋舌,而現實中的現實之大比曆史記載有過之而無不及。初平元年成為盟主,率山東諸侯討董,建安四年擊敗公孫瓚,據有四州,再到建安七年嘔血而死,前後隻有十二年時間,就完成了他人生中最輝煌到最落寞的轉折。

    “我曾到河北,與袁紹有數麵之緣。以我觀之,袁紹兼有自信與自卑兩種性格,而且極其強烈,這使他既寬厚又狹隘,既仁慈又殘忍,既隱忍又易怒,既理性又瘋狂,而這之間的轉換看似無規律可循,其實非常簡單,就在於有沒有觸及他的尊嚴……”

    郭嘉一邊來回走動,一邊搖著羽扇,大冬的,他這把羽扇也不離手,扇得呼呼作響。由於太用力,有羽毛被甩了出來,圍著他飛舞,他卻沒有注意到,隻是口若懸河的分析著袁紹的性格,思路極其跳躍,一會兒講到袁紹年輕時,一會兒又到現在,如果不注意聽,根本跟不上他的節奏。

    “袁紹出奔,目標直指渤海。為什麽會去渤海?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目標是冀州,渤海在冀州東界,又在海邊,進可取冀州,退可跨海去遼東。二是因為他在渤海早有安排,隻是當時沒想到會用在自己身上。”

    “什麽安排?”孫策好奇的打斷了郭嘉。

    郭嘉一愣,隨即看了看荀攸。“公達,你來解釋一下?”

    荀攸一愣,嘴角抽了一下。郭嘉目不轉睛地盯著荀攸。荀攸避而可避,窘迫地挪了一下身體,欠欠身。“當今子原本封渤海王。按本朝故事,少帝登基後,他應該就國。先帝在世時有意易儲而不能,隻能退而求其次,大將軍便在渤海安排了一些人,希望能輔佐渤海王安心王位,莫作非份之想。”

    郭嘉哈哈大笑。“公達,得那麽隱晦幹什麽,什麽輔佐渤海王,就是想斬草除根,製造個意外身亡之類的。袁紹不僅是黨人領袖,他還下遊俠兒仰慕的首領,好為刺客的人比比皆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