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笑道:“吳郡豪傑如果都像子正這般,我有何憂?不取吳郡,吳郡亦是我的。我隻怕子正曲高和寡,雖得吳郡之土,不得吳郡之人,豈不可惜?”

    沈友有點失望,正準備再,郭嘉搖搖羽肩。“子正,將軍人才不少,但像你這樣文武兼備,還寫得一手好文章的還沒櫻你受了傷,暫時不宜輕動,不如留在將軍身邊,為將軍掌軍機,如何?”

    沈友看向孫策。孫策笑道:“你看,我還沒來得及,他們就要呼朋引伴了。子正意下如何?”

    沈友哈哈一笑。“能與諸君共處,是我的榮幸,求之不得。痛快,痛快。此刻當有酒。”

    孫策笑了。“好酒很多,但你現在不宜多飲。不如這樣吧,奉孝,你把形勢為子正解一二,也請他參謀參謀,共商大計。”

    郭嘉讓蔣欽取來一卷文書,遞給沈友。沈友接過一看,頓時眼前一亮。這是一份關於當前形勢的分析,應該是孫策近期行動的方針。他剛剛投效,孫策就將這樣的機密文件給他看,對他的器重可見一斑。他剛才建議孫策取吳郡,孫策不置可否,他還以為自己太急了,孫策看不起他呢。現在看來,孫策不攻吳郡應該是另有不得已的原因。

    文章不短,大概有三千多字,內容更是繁雜,不僅分析了孫策自身的形勢,還從整體上分析了下的形勢。沈友關心下形勢,也留心收集各方麵的信息,但他畢竟隻是布衣,沒有官方身份,接觸不到朝廷的詔書,又偏居江東,了解的情況有限。看了這份分析,他的眼界一下子由江東擴展到整個下。

    沈友輕輕放下文件,思索片刻。“所以將軍當下對吳會的方略是攻心為先,以待下之變?”

    孫策點點頭。“子正覺得可行嗎?”

    沈友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陸議,嘴角微挑。“不僅可行,而且已經初見成效,用不了幾年,吳郡將成為將軍之長安。將軍深謀遠慮,施政如國手,信手拈來,無跡可循,深得治道精髓。若非親眼所見,誰人能信?有將軍這樣的英才,是吳郡之福,江東之福,下之福。”

    孫策連連擺手,表示不敢當。“子正言重了,我不敢當。這不是我一個饒功曹,奉孝、士元等人也在其中,遠在南陽的張子綱、周公瑾也貢獻良多。沒有他們,我就是一匹夫。子正,有你相助,我們又多一份力量,還請子正暢所欲言,不要有什麽顧忌。”

    沈友笑道:“得遇明君,複有良朋,正當一展所學,豈能藏拙。以愚計,將軍赴任會稽一定會遇到麻煩,與其如此,不如在吳郡稍作停留,太湖雖,卻是操練水師的首選之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