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關羽不話,劉備心中暗喜。張飛粗暴,虐待士卒,屢教不改,用孫策用例子,他這兩已經有所收斂。關羽驕傲,如果也能用孫策做參照,讓他收起傲氣,多幾分虛心,這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況且他是真的覺得這次收獲很大,要與關羽分享。

    兩不見,他們卻仿佛經曆了一次生離死別,有不完的話。簡雍拱著手站在一旁,多少有些尷尬。他感覺到了一絲絲疏遠,以前就有這樣的感覺,但這次尤其明顯。

    ——

    黃是縣城,有糧倉,倉裏有剛收上來的秋糧。雖是戶不過萬的縣,糧食卻足夠孫策吃上一段時間。隻是孫策走之後,張邈少不得要從其他縣調撥糧食來填補虧空,否則縣長和各級官吏的俸祿就發不出來了。

    東漢的俸祿是半錢半穀,有一段時間甚至已經全部以錢結算,可是最近十幾年饑荒頻發,糧價一漲再漲,官吏們更願意領實物俸祿。董卓主政期間大肆收刮錢財,造成錢荒,不得已濫發錢,輕薄難用,物價進一步膨脹,用錢發俸祿已經沒人願意接受,糧食才是硬通貨。

    所以孫策吃的不僅僅是糧,還是黃縣官吏們的俸祿,自然沒人歡迎他們。隻是孫策手中有刀,那些人敢怒不敢言,隻能把一筆筆賬全部記下來,到時候向袁譚、張邈報賬,要求補貼。打仗就是燒錢,孫策出奇兵襲擊劉備,倒黴的不僅是劉備,還有附近的百姓。黃城裏如此,城外的鄉亭同樣也是如此,莫名其妙的損失一大筆,半年白忙了。

    黃雖然不是自己的地盤,孫策還是很自覺地拘束部下,禁止他們驚擾百姓,更不準擄掠。這不僅是出於壤主義,更是現實考量,軍紀不整的部隊不可能有真正的戰鬥力,西涼兵就是典型。對黃的百姓來,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否則用不了幾功夫,黃縣城就能成為一片廢墟。漢末兵員複雜,很多人是原本是無業流民,應募當兵就是為了吃飯發財,擄掠百姓也是他們的生財之道,將領們通常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甚至會故意縱容,從中分紅。

    幾下來,雖然零星的擾民事件還是時有發生,大規模的劫掠卻沒有出現,黃縣百姓在慶幸之餘,對孫策的態度也好了很多。不過更多的人願意將這個恩德歸結於陳王。陳王是賢王,黃巾之亂時不少人受過他的庇護。郭暾能順利拿下黃縣,陳王的麵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陳王對此很不好意思,覺得掠人之美,幾次在孫策麵前提起。孫策卻不當回事,安慰陳王道:“能與大王這樣的賢王為伍,本身就明我不是惡人。至於百姓感誰的恩,又有什麽關係呢?”

    陳王感慨不已。“將軍雖不習射,德卻大有可觀。雖不讀書,卻離儒門內聖外王的目標更近。孤老矣,時日無多,敢以家人相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