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與鹽並重,是關係國家興亡的大事,誰敢這是術?

    沒有一個讀書人不希望開宗立派,隻是嘴上得多,真正能做到的少。黃承彥也不例外。現在時、地利、人和皆備,他如果再不能做出點成績來,自己都對不起自已。

    黃承彥撚著胡須,一聲輕歎:“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伯符,你有過人資質,千萬不要浪費了。”

    孫策目光一閃,會心一笑。黃承彥是人精,他明明對他這些知識的來源生疑,卻不直接問,而且給他提供了一個絕妙的借口。聖人生而知之,這的確是解釋他那些來曆不明的學問的一個好借口,而且能造勢。五百年有聖人出,這可是儒家學問深入人心的固有觀念,就和五德始終一樣有市場。自詡為聖饒不少,但像他這樣具備“生而知之”這一條件的人卻屈指可數。算來算去,也隻有他最接近聖人。

    這事暫時就不解釋了,要不然黃承彥十有八九會瘋。

    孫策和黃承彥談了很久,黃月英一直沒露麵。孫策也沒逼她,和黃承彥一起離開了後院,來到木學堂前院,看工匠做模型。模型間有十來個工匠,算是木學堂的精英。四周的架子上放了很多模樣,油燈將新刷的牆壁都薰黑了。看得出來,為了研究四輪車,木學堂的匠師們已經耗費了不少心血。

    不用精通木學也知道四輪車的優勢明顯,載重量大,易平衡,隻要造出來,立刻就能派上用場,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到時候,木學堂又能拿到一筆豐厚的津貼。為的激勵木學堂的師生,孫策規定,但凡有新成果出來,如果能立刻產生經濟效益,那就轉讓這些技術,不管是轉讓給輜重營還是轉讓給私人,木學堂都能從中獲取一定的技術轉讓費。如果暫時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就由輜重營出麵接收,作為技術儲備。

    眼下木學堂有兩筆最大的收入:一是拋石機的技術轉讓費,那是一次性轉結的,數額高達百金,孫策當時窮,付不起,就用戰利品實物支付。二是蔡家的新式兵器技術轉讓費,是以股份的形式支付的,雖然數量不大,但每個月都有,大概有十金左右。有了這兩項收入,木學堂現在有充足的資金儲備,就連最普通的學徒都能維持基本生活。

    一句話:不差錢。

    有了製度性的保障,不需要任何人動員,木匠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報名求學的人絡繹不絕。

    此刻,以莫擇為首有匠師們很投入,十幾個人擠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商量著怎麽細化黃月英的設計。黃月英隻是提出了一個思路,要想把思路變成實際可行的方案,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孫策沒有打擾他們,和黃承彥約定一起去祭拜張衡的時間,悄悄地離開了木學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