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孫策心裏就有些不舒服。

    蔡邕可算是漢朝最後一個文豪,他後來被王允殺害的遭遇也讓後人為之唏噓,但是他依附董卓的這段曆史也給他帶來不少罵名。對孫策而言,蔡邕是個文豪,但也僅僅是個文豪,讀書的事他在行,其他的事未必在行,不宜無限吹捧,也不宜求全責備。

    可是聽到蔡邕這句話,他覺得蔡邕氣量太。且不論王允建議董卓派他出使南陽是不是爭寵,他特意點出王允是代楊彪為司徒就有故意挑禍的意思。楊彪是誰?那是袁術的姊夫,四世三公,以忠義著稱。董卓入京,最不配合的就是楊家。蔡邕這麽一,就等於把王允擺在了楊彪的對立麵。

    孫策對王允沒什麽好印象,但是對蔡邕這種含沙射影的做法也不滿。他笑道:“這不是好事嘛,先生應征本來就是迫於無奈,現在有機會離開,何樂而不為?起來,先生還應該感謝王子師才對。”

    蔡邕斜睨了孫策一眼,哼了一聲,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我的確應該感謝王子師,隻不過你如果知道王子師的所作所為,就不會再為他辯解了。”

    “王子師怎麽了,來聽聽。”袁術搶過了話頭,連聲催促。

    蔡邕拂開孫策的手,回到席上,神情冷落,再也沒有一絲欣賞的意味。孫策很尷尬,這算什麽事,我不過是一句公道話,你至於這樣嗎?

    不過,孫策很快就明白了蔡邕為什麽這麽生氣。蔡邕,王允原本是個正義梗直的人,直道而行,視死如歸,因此名聞下。可是自從董卓入京之後,讓他代楊彪為司徒,就變了一個人,處處逢迎董卓。年初,子西遷之後,董卓尚在洛陽指揮作戰,長安的事都托付給王允,董卓幹的那些壞事裏幾乎都有王允的參與。

    “諸公隨子西遷,並非寡廉鮮恥,為富貴依附董卓,而是扶助子。為下事,有據理力爭,不惜以身赴湯鑊者,如楊文先、張伯慎;有欲手刃董卓,為下除害者,如伍德瑜、何伯求;有委屈進諫、欲有所匡益者,如荀慈明與邕。但像王子師這樣一心依附董卓,甚至與呂布這樣的人同流合汙,實屬罕見。孫將軍,你若不信我,可以等馮子正回來,問問他。”

    蔡邕顯然很生氣,最後不忘刺孫策一句。

    孫策卻沒心思和他嘔氣。他暗自盤算著時間。曆史上,董卓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王允此刻又與呂布來往密切,應該是已經合謀刺董,這時候建議董卓派手下最能打的將領徐榮和牛輔率領五萬精銳分道夾擊南陽,很可能目的並不是逼袁術就範,而是調虎離山。

    當然,這並不代表袁術沒有危機,隻要董卓活一,王允能否像曆史上一樣翻盤就是未知數,而兩路大軍進逼卻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如果不能擋住徐榮和牛輔,讓這五萬西涼兵進入南陽,南陽失守幾乎是必然的事。

    別是他,就算是老爹孫堅麵對徐榮、牛輔和五萬西涼兵,一樣要跪。

    怎麽才能多堅持一段時間?

    孫策側著身子,附在周瑜耳邊,把蔡瑁剛剛從曹操那兒刺探來的消息了一遍。周瑜眉頭輕蹙。“可信嗎?萬一那些騎兵並沒有離開南陽,而是在附近遊蕩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