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逐鹿中原是孫策的遺憾,在這方麵,他的戰績含金量不如曾經大破西涼軍的孫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未嚐不是他的幸運。麵對曹操麾下的虎豹騎和後來的烏桓名騎,孫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是客觀條件決定的,不以某個饒意誌所轉移,別霸王孫策,就算是真霸王項羽也不可能憑一已之力橫掃千軍。正因為知道這一點,如今的孫策才迫切希望保住孫堅的性命,至少爭取幾年緩衝的時間,好讓他找到對付騎兵的對策。

    苦練武藝,不等於迷信個人武力,這是兩碼事。

    身為穿越者,孫策很冷靜。

    ——

    周瑜婉拒了去長安的計劃,陸康很失望,卻還是舉周瑜為孝廉,委托他和孫策護送上計吏到南陽。

    數日後,太守府傳來消息,上計吏已經準備妥當,可以起程了。孫策辭別了母親和弟妹,和周瑜一起出了門,來到太守府門口。時間不長,陸康出來了,遠遠地看了一眼孫策,欲言又止。孫策微微欠身致意。陸康見狀,有些尷尬的回了一禮。

    孫紹覺得陸康雖然有些自以為是,有時候還太真,但嚴格來並不是什麽惡人,至少比後世那些道貌岸然的偉君子要好得多。漢人還講氣節,再往後就隻剩裝瘋賣傻、嗑藥果奔的魏晉風骨了,再然後就是世家大族稱雄的南北朝,無數世家子弟嘴裏講著仁義道德,手裏卻捧著胡族賞的飯碗。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對孫策這個來自出遠門不是高鐵就是飛機的現代人來,在漢代出遠門絕對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因為沒有馬鐙,僅靠兩條腿夾著馬鞍保持平衡太累,他本想和周瑜一直坐車。可是在車上坐了不到一分鍾,他就改變了主意,決定還是騎馬,美名其曰練習騎術。

    沒辦法,坐車太難受了。一是要跪坐,膝蓋疼;二是漢代的車沒有減震係統,路又不平,顛箥起來撞得骨頭疼。孫策覺得,他要是坐車到南陽,不光是腿要坐廢了,全身的骨頭都得顛成粉。

    還是騎馬吧。

    對孫策的決定,上計吏一臉冷漠,但看得出來他眼中的鄙視,周瑜也不同意。車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不是所有人都能坐車的,騎馬出行是很沒麵子的。即使是領兵作戰的將軍,行軍時也是能坐車盡量坐車,迫不得已才會騎馬,一直騎著馬的那是身份卑賤的人,比如隨行扈從的騎吏。周家的十個部曲就是騎馬趕路,孫策騎馬而行,豈不是與他們為伍?

    孫策拒不接受周瑜的意見,他甚至要求周瑜也騎馬,當然也被周瑜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兩人各執一詞,最後隻能各取所便,周瑜坐車,孫策騎馬。

    “這是你自願的啊。”周瑜伏在車軾上,壞笑道。

    孫策立刻還以顏色。“公瑾,你雖然聰明,卻畫地為牢,從心理上就屈從世俗,這樣是很難有真正見識的。要想與眾不同,先要高人一等,跳出固有的層次。隻在高飛的鷹才能總覽全局,在草叢裏啄食的雞是不可能理解鷹在想什麽的。”

    周瑜鬱悶不已,卻又不得不承認孫策得有理。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