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他並不甘心。連戰連勝,尤其是出人意料的輕取牛馬嶺,如今士氣正旺,豈能甘心淺嚐輒止,隻是試探一下蜀軍的實力。

    不過他也清楚,曹操麾下僅中軍就有兩三萬人,總兵力超過十萬,駐守在嶺上的有近萬人,實力絕非黃權可比,亦不是僅憑他一己之力就能攻得下的。真想攻克摩嶺,隻有孫策親自出手。

    “公淵,我該怎麽打?”

    廖立半沒話。他不知道曹操、法正會怎麽想。

    法正肯定不希望孫策撤走。黃權雖然被擊敗,可是這裏麵肯定有佯敗誘敵的成份,隻是孫權不知道罷了。若非如此,曹操怎麽可能不派兵增援,還要黃權從陣地上抽調人手去防守寇英的包抄。

    可是摩嶺不同於牛馬嶺,不能有一絲閃失,佯敗放棄牛馬嶺的事不可能再出現。

    可若是守得太嚴實,讓孫策看不到一點希望,孫策很可能直接撤退,法正所有的謀劃就落了空。

    廖立想來想去,不知道法正會怎麽辦,隻好含糊其辭地對孫權,盡力而為即可。然後,他趁著吳奮還沒回來,出帳找來一個侍者,將消息送了出去,由法正自己決斷。

    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隨時可以撤離。

    摩嶺。

    曹操站在嶺上,看著遠處沿著山腰道緩緩前進的吳軍,皺緊了眉頭。

    法正站在一旁,拱著手,沉默不語。

    陽光從西側照過來,身後的山嶺投下巨大的黑影,將他們籠罩在其鄭雖然時辰還早,兩饒臉色卻有些晦澀。

    摩嶺是齊嶽山脈的一部分。齊嶽山脈與巫山隔著巫溪相對,向西延伸,又折向西南,被長江切斷的部分就是瞿塘峽。摩嶺隻是諸多山嶺中的一個,有幾條較大的溪流從此發源。一條向東流,匯成下馬溪;一條向東北流,匯入巫溪;一條向西流,匯入東瀼溪,在白帝城下匯入大江。

    過了摩嶺,沿著齊嶽山北麓西行,可以直達白帝城。

    摩嶺是通往魚複的陸路上最後一道要塞,也是最險峻的一道關口。在吳軍水師沿水路進攻之前,這裏就是曹操最關心的戰場。

    法正收到了廖立傳來的消息,知道孫權要來。可是接下來該怎麽打,他們卻有些分歧。

    分歧源自孫策的態度。

    據廖立,孫策並強攻之意,隻是想借這個機會讓孫權碰碰壁,認清自己的實力。一旦孫權碰了壁,他可能就撤退,並不打算親自上陣猛攻。

    要想留住孫策,為彭羕爭取時間,就必須用非常手段。

    法正的手段很直接。孫策已經到了這裏,孫權的價值已經耗盡,最後的作用就是激怒孫策。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重創孫權,甚至擊殺孫權,迫使孫策進攻猛攻摩嶺。

    如果孫策損兵折將,那當然再好不過。萬一孫策見勢不妙,選擇撤退,至少也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有了這麽長時間,彭羕應該能找到合適的地點,在孫策返程時予以重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