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孫策通過,再動手就沒什麽意義了。

    隻剩下最後一個手段:製造山體崩塌,讓整片山體滑入大江。

    可是一塊巨石都如此費力,讓整片山體崩塌又該用什麽樣的手段?

    彭羕心裏沒底。他之前覺得自己最近進步很大,甚至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此刻麵對這塊沉默的巨石,體會到的卻是沉重的無力感,不出的沮喪。

    孫策到達巫縣,見到了廖立。

    雖然隻在人群中見了一眼,甚至沒有交談,孫策卻一下子斷定廖立有問題。

    他就是曹操安排在孫權身邊的細作。

    但孫策什麽也沒。一來沒有確切的證據,二來一旦露了行跡,細作、間諜就失去了意義,取他性命也於事無補,不如留著,或許有其他的用處。

    孫策隨即巡視巫縣周邊的形勢,水路查看了瞿塘峽,陸路查看了牛馬嶺和其他幾個險要之地。

    瞿塘峽的情況一目了然。別蜀軍在兩側的山崖上構築了工事,嚴陣以待,就算是他們敞開大門,讓吳軍水師自由航行,載有拋石機和重弩的大型樓船也無法順利通校

    如果一定要從水路進攻,隻能用中型戰艦強攻。可是沒有了拋石機和重弩這樣的重器,吳軍逆流而進,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湍急的水流是一個人力難以克服的困。

    在巡視牛馬嶺時,孫策看到了曹操的戰旗,隔著一道山嶺,遠遠地與曹操對視了一眼。

    他不知道曹操此刻是什麽心情,他的心情一點也不好。這不是一場公平決鬥,形勢對他非常不利,能不能打贏,他並沒有把握。而身後那隊還沒找到的蜀軍分隊更是一個懸在頭頂的利劍,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現,又將以什麽形式出現。

    正如郭嘉所,這段長江本來就是災害頻生的地方,不宜久留。

    連續幾跟著孫策翻山越嶺,看到如此險峻的地形,軍師處的軍師、參謀們也算是親自體驗了山地戰的困難,再也不敢輕易言戰。這樣的山路,別穿著沉重的甲胄,冒著對方的箭雨前進,就算是空手爬一段都累得像狗一樣,絕不是嘴上的那樣,努努力,發揚一下艱苦作戰的精神就能解決的。

    也因為如此,軍師處對孫權的作戰方案基本持否定態度,認為他的方案過於樂觀,甚至有些輕率。就牛馬嶺的地形來看,對攻方極為不利,守嶺的又是曹操的中軍,並非大族部曲,強行攻擊,傷亡必然慘重。

    孫權據理力爭,堅持自己的觀點。為了能出戰,他甚至拒絕了中軍增援,執意率長沙郡兵和精選出的降卒參戰。

    經過反複討論,孫策最後一錘定音,擬定了作戰方案,由孫權主攻牛馬嶺,婁圭則率部繞過巫縣北部的山巒,從巫溪上遊,向牛馬嶺之後的摩嶺發起進攻。

    摩嶺是巫縣與魚複的縣境,一旦突破摩嶺,魚複的大門就開了,牛馬嶺也就失去了意義。

    入夜,孫權帳中燈火通明,案上杯盤狼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