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議定是不是要出擊,呂範就與朱桓爭起了任務,倒是讓孫策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為在江中議事,有高山在前,急流在側,大家總能理智一些,謹慎一些。現在看來,他還是太真了。

    好戰輕敵之氣不是個別人,而是全軍如此。

    人人都以為益州是最後一塊肥肉,都想撲上去咬一口,卻忘了益州是塊帶骨頭的肉,弄不好會崩了牙。

    既然諸將求戰心切,孫策也就沒有在戰與不戰上糾纏太久,隨即將話題轉為如何戰。

    在江陵督婁圭的推薦下,夷陵守將潘華為孫策及諸將解地形。

    廣義上的三峽指的不僅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道峽穀,而是長江切割、穿越巫山等山脈的整個流域,包括從魚複到夷陵的整個長江段,全長五百餘裏。

    因為山高水急,耕地稀少,這五百多裏的流域中間隻有巫縣、秭歸兩個縣,縣倒是不,都在萬戶以上,但相隔較遠,又沿江而行,非常不方便。一旦遭到攻擊,很難得到支援,隻能各自為守。

    循江而行,交通不便,尤其是對下遊不利。滿載的船隻要逆流而上,比順水而下困難多了。因此,早在幾年前,還是劉焉主政益州時,荊州就主動放棄了巫縣、秭歸,將防線收縮到夷陵,以減少消耗。在孫策與河北相爭時,曹操曾率部東出,雙方在三峽有過交鋒,後來也不了了之。巫縣、秭歸兩縣雖多次易手,時間卻比較短,戰事一結束,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放棄了駐軍。

    直到去年初,法正主持東線戰事,他向巫縣、秭歸增派了兵力,增修了城池,加強了控製,將戰線一直推進到西陵峽,威逼夷陵。不過他一直沒有真正發動攻擊,隻是虛張聲勢而已。

    法正在秭歸以西修繕了幾座城,作為要塞,扼守水陸。要塞麵積有限,駐守兵力不過數百人,補給依賴於上遊而來的船隻補給,一旦斷切這些補給,這些要塞就失去了意義,所以隻能作一時之守,並不能起到真正阻隔大軍的意義。

    最重要的還是兩座縣城:巫、秭歸。

    兩個城都是縣治,有堅固的城池,也能得到本縣的物資補給,可以駐紮較多的士卒,堅守較長的時間。如果不能及時拔除,勢必對大軍的補給造成威脅。

    三峽之中,西陵峽最險,對大軍前進阻礙最大。秭歸是西陵峽的西端,法正將前鋒推進到秭歸,自然是利用西陵峽的地形,阻礙大軍西進。

    瞿塘峽作為最西側的峽穀,雖有夔門之險,卻離魚複最近,也就二十裏左右。一旦奪取巫縣,離進入益州隻剩最後一道扜關,危險不言而喻,也是必爭之地。法正加強巫縣防務,扼守益州東門的決心昭然。

    歸根結底,真正的戰鬥必然是秭歸和巫縣,其他的都是問題。法正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聽完潘華的介紹,孫策有些遺憾。當初對巫縣、秭歸的重視不夠,讓法正輕易得手,如今成了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