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馬家何德何能,能同時得到關羽兩個推薦名額?別關羽那麽驕傲的人,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不會這麽幹。

    除非關羽的目的不是馬家,而是皇長子孫捷。

    如果是這樣的話,關羽的轉變也太大了,大得讓人失望。

    自從孫捷在講武堂開講之後,向他們母子獻殷勤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隻不過還是以南陽本地人為主,朝廷重臣們還不至於這麽輕浮。一是孫捷畢竟年紀還,二是孫捷再得到重視,依然是庶子,最多是平衡諸皇子之間的差距,還動搖不了皇嫡子的地位。

    孫策把杜夫人叫來,問起此事。杜夫人也一頭霧水,關羽從沒和她提起過此事。

    孫策知道杜夫人是聰明人,不會在這件事上自找麻煩,便讓杜夫人寫信去問問。南陽的事處理完,他很快就要趕到襄陽,不希望關羽處置失當,惹來非議。

    關羽由侍從騎士一躍而為代理襄陽督,已經有人覺得不合適了。好在關羽這大半年恪盡職守,穩住了襄陽形勢,表現近乎完美,才把那些反對聲音壓下去。

    軍事上合格,政治上也不能出紕漏,否則關羽走不遠。

    孫策在南陽駐留到九月末。

    以皇長子孫捷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為契機,孫策向南陽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認可南陽人建功立業的熱情,但南陽人也要為此貢獻力量,別想著不勞而獲。

    戰功的代價一向昂貴。

    經過反複磋商,甚至是討價還價,南陽大族最後還是接受了孫策的條件,像尹姁控製的南陽藥行一樣,主動拿出了大量的錢糧、物資,並處理了一批囤積居奇,或者倒賣軍用物資的貪婪之輩,用十幾顆血淋淋的首級向世人表示,要想戰爭財或者國難財,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

    南陽不愧是殷實之地,尤其是經過十年的發展之後。不僅世家大族實力雄厚,普通百姓也家家有積儲,少的有半年之糧,多的有一兩年的口糧。比起世家大族的斤斤計較、討價還價,普通百姓顯然反而更慷慨,積少成多,獻出近三百萬石糧食,足夠十萬大軍吃半年。

    這不僅讓孫策有了更多的底氣與世家大族討價還價,也讓朝臣們見識了什麽叫人心所向。

    什麽是命?這就是命!

    麋芳帶著新組建的中軍水師趕到宛城,迎接孫策一校體量超大的萬石海船不見了,全部換在了千石左右的戰艦,體量最大的旗艦排水量也不過五千石(約150噸),在左右三對一人高的輪槳驅動下,無須風帆或纖夫,一樣行走自如。

    為此,孫策將黃月英、秦羅等為戰船改造發揮了重大作用的木學堂匠師們請上船,設宴慶功。

    功勞最大的黃月英、秦羅和幾個匠師得到了封爵。黃月英、秦羅原有就有爵位,各增邑三百戶,賞錢百萬。其他幾個匠師封亭君、鄉君,食邑百戶到三百戶不等,沒有得到爵位和食邑的匠師也有賞錢,多的三五十萬,少的三五萬,又賜各種珍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