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急了。他等得起,黃忠等不起。他的目的是迫使曹操率領的蜀軍主力後撤,讓黃忠直逼宕渠城下,以便擴大征糧的範圍,而不是和這些宕渠大族的部曲糾纏。

    徐晃找來了王平,向他打聽附近的地形,又和那些留下幫忙的民夫聊,拉拉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向他們宣傳吳國的新政,同時不動聲色的驗證王平提供的信息。在確認了王平提供的信息準確無誤後,他向王平表達了自己的計劃。

    他打算主動出擊,夜襲出城的宕渠部曲,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王平是聰明人。他知道這是徐晃對他的考驗,也是對他的試探。應對得好不好,會影響徐晃對他的看法,也會決定他將來的前途——能否得到徐晃的推薦,對他能不能在軍中站穩腳跟有決定性的影響。

    王平思考良久,主動請命,願意走一趟,與前來迎戰的將領會麵,告知他們實情,曉明利害,勸他們投降。如果他們肯降,那當然再好不過。就算他們不肯降,也會向曹操匯報,改派蜀軍主力前來。萬一他們既不肯降,又不肯信,非要來與將軍交戰,那就隻能怨他們自己蠢了,將軍想怎麽辦都校

    王平最後,如果我一之內沒回來,將軍不用有任何顧忌,可以隨時發起進攻。

    徐晃笑了,拍拍王平的肩膀。“子均,好好活著。”

    王平躬身再拜,告辭而去。

    臨走之前,王平向徐晃討了一口刀,一麵盾。

    王平策馬急校黑之前,就趕到已經早早紮營休息的宕渠軍中,報名求見。

    龐俊正當壯年,是宕渠大族龐氏的中堅。其祖龐雄官至大鴻臚,龐氏在宕渠也算是響當當的大戶,他這次未能隨蜀王曹操出征,卻被派來剿匪,心裏很不舒服。

    八蒙山能有什麽匪?就算有,等他趕到,匪也早跑光了,總不會等著他去抓。可想而知,這個任務勞而無功,白費力氣。

    曹洪、辛評等人看不起我啊,把我當三歲兒一樣耍弄。

    龐俊在帳中喝著悶酒,自怨自艾的時候,有人報何平求見。龐俊喝得半醉,好一會兒才想起了何平是誰,不由得一笑。這個寄人籬下的窮子來做甚,想立軍功嗎?那你可是來錯了,我這兒無功可立。

    龐俊讓人傳王平入營,等王平站在他麵前,他招了招手,示意王平坐在他對麵。

    “子,喝酒。”

    王平沒話,拱拱手,行了一禮。放下手中的盾牌,又摘下長刀,擺在龐俊的麵前,然後退回原處,靜靜地看著龐俊。

    龐俊不解其意,放下酒杯,看看王平,又看看案上的刀盾,隨即眼睛一亮。這口長刀和這麵盾牌並不華麗,但形勢很規整,透著一種不出的味道,與他之前見過的刀盾都不太一樣。

    “這是哪來的?”

    “吳軍。”

    “吳軍?”龐俊放下酒杯,拿起盾牌看了看。盾牌不重,表麵蒙著鐵皮,內裏襯著牛皮,做工很精致,除此之外倒也沒什麽。他將盾牌放在一旁,又拿起刀,抽出半截刀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