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撫著短須,不由自主地點零頭。他雖然不喜歡許攸這個人,卻不得不承認許攸這一計有可取之處。兵形如水,孫策不中計,出兵三峽的意義已然不大,退而求其次,選擇在漢中作戰更有利,至少比出兵三峽穩妥多了。

    放棄漢中,看似讓出了益州的北方門戶,實際上卻是將吳軍誘入了非常不利的戰場。不管吳軍的輜重從哪個方向來,都要翻越重山峻嶺,消耗極大。如果不能迅速攻入益州腹地,吳軍遲早會被拖垮,要麽將主力撤出漢中,要麽集結重兵強攻,以期打破僵局,攻入益州腹地。

    益州是最後一個戰場,除了沈友之外,吳國的五大都督有四個參戰,還有一個久戰無功,痛失大都督之位的黃忠,誰不想取得首功?

    不管哪個選擇,對蜀國都有利。就算沒有達到目的,損失的也隻是漢中一郡而已,不會傷及根本。萬一成功,重創了吳軍,不定真可以扭轉形勢。

    “公台,你意下如何?”

    陳宮不話,過了好一會兒,他鄭重地點點頭。“臣以為值得一試。不過孫策用兵謹慎,黃忠、魯肅也非有勇無謀之輩,要想誘他們入彀,不能輕易放棄漢中,要讓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而不是一個陷阱,否則漢中就有可能白白丟失。”

    曹操連連點頭。“公台所言有理,這件事一定要部署得周密些,萬萬不可讓人看出破綻。”他想了想,又道:“傳令子修,以出兵三峽為名,從他麾下抽調一部分精銳,造成漢中兵力不足之勢,讓他們以為有機可趁。子遠,你以為如何?”

    許攸點點頭。“正當如此。”他冷笑道:“何伯求在成都,若是借他之口,那就更像真的了。”

    曹操有些撓頭。“伯求乃是故交,這麽做,怕是不妥吧?”

    許攸冷笑道:“有何不妥?如今他是孫策的客,原本就有打探蜀中形勢的任務,我們不過是將計就計罷了。你若是抹不開麵子,就由我來做這個惡人。”

    曹操正中下懷,一口答應。

    三人仔細商量之後,曹操決定由許攸繼續與何顒談判,借著討價還價的機會,故意將消息透露給何顒,又傳令曹昂,讓他調整防線,從西城一帶撤回一部分兵力,造成兵力空虛的假相,誘黃忠進入漢鄭

    為了避免大軍潰敗,黃忠趁勢攻入蜀地,曹操命曹昂將抽調出來的兵力悄悄的部署在白水、劍閣一帶,又安排了一些精銳部隊,攜帶軍械、糧草,散在幾條要道之中,準備襲擾吳軍糧道。與此同時,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封了十幾個武都氐王和漢中豪強,以換取他們的效忠,以便將來牽製吳軍,增加吳軍進軍漢症控製漢中的難度。

    為了確保漢中能按照計劃進行,曹操派陳宮趕往漢中,協助曹昂處理相關軍務。他又傳詔法正,讓他放出假消息,造成蜀軍將出峽作戰的跡象,誤導吳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