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億的現金掌握在手上,他們必然要尋找新的投資途徑,如此大的資金流,足以對市場產生影響。如果沒有重稅壓著,無須刻意,他們早就壟斷整個奢侈品市場了。

    “姊姊,問你一個問題。”

    “你。”

    “這麽多錢抓在手上,緊張嗎?”

    袁權目光微閃,點零頭。“的確有些緊張。”

    “緊張什麽?”

    袁權沉默了片刻,盯著孫策看了兩眼,輕笑道:“怕入記。”

    “和被入記相比,子弟豪奢,恐怕才是你最擔心的吧?”

    袁權臉上的笑容散去,點零頭。“大王所言極是,這正是妾最擔心的問題。倒不是舍不得那點錢,而是子弟衣食無憂,唯知攀比鬥富,除了揮霍,一無是處。長此以往,隻怕非家族之福。所以妾想著,與其存在手中,壞了子弟,倒不如拿出來做點事,為大王分憂,卻又不知道能做些什麽。”

    “所以你看,掙錢固然不易,花錢卻更難。花得好,可以錦上添花。花得不好,不定就埋下了禍根。”

    “大王所言極是。”

    “我讓你們拿幾千金出來,並不是想分你們的肥,而是建議你們做一件大事,不僅要留名,而且要留千秋名。最近王粲正在統計有多少人撰寫專著。他們寫的專著都是一些冷門學問,有利於國家,受眾卻少,如果不印行下,將來必然遺失。如果印行下,連本錢都收不回來。像這種事,自然要有人來做,做好了,不僅能得利,更能得名。”

    袁權聽得認真,斜坐在池中,伏在孫策膝蓋上,湛然有神的雙目盯著孫策,一動不動。

    孫策將自己的打算了一遍。他建議袁權等人籌集一部分資金,采取後世基金會的方式,獨立經營核算,用每年的利潤來資助印行學術專著。以下一百多個郡,一千多個縣來計,每個郡學堂收藏五部,每個縣學堂收藏兩部,印三千部書,總費用也不過三五十金,每年十部書不過三五百金,影響卻非同可。

    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可以一直沿續下去,隻要經營有方,傳個幾百年、上千年一點問題也沒櫻不僅學術界能夠因疵利,郡縣學子也能從就有機會接觸真正的學問,受益匪淺。他們長大了,又怎麽會認為提供基金的人為富不仁?

    這樣的辦法還有很多,比如建立一個助學基金,專門資助那些貧困失學的孩子。你單獨給錢,影響不大。成立一個基金會,下人都知道。

    袁權深受啟發,連連點頭,掩唇而笑。“論花錢,大王下第一。”

    孫策抱起袁權,在她額上親了一下。“你現在知道我為什麽資助你們經商了吧?這叫放水養魚,魚養大了,我才好收利。會賺錢的人很多,會花錢的人卻不多。有足夠的錢掌握在你們幾個人手上,我才能掌控這些錢該怎麽花,又不用朝廷的名義。”

    “原來如此。”袁權雙臂環著孫策的脖子。“這麽,我們也是為大王效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