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半世英雄,又做何解?”

    許劭再次打量了孫權一眼,露出幾分難色。“欲為一方諸侯,不僅要有才能,更要有仁德,德能兼備,方能傳國長久。令郎雖然有治理一方之能,心性卻未免狠了些,能善始,不能善終,故為半世英雄。”

    吳太後“哦”了一聲,看著孫權,眼神糾結中帶著遺憾。她當然希望孫權能夠裂土分國,坐鎮一方。可若是孫權隻能做半輩子,最後還有可能不得善終,那她就要考慮考慮了。

    孫權將信將疑,追問道:“權雖才疏,自問並非殘忍之人,何以先生有此評?”

    許劭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足下目有青碧,此乃性涼之相。若能善加克製,不過主威嚴,令人敬畏。若身居高位,生殺在我,無人克製,則難免作威作福,殺戮過重。足下多讀史書,好殺之主,有幾個能善終的?”

    孫權語塞,麵露頹喪之色。

    吳太後若有所思,微微頜首。

    孫翊詫異地看著許劭,欲言又止。

    ——

    許劭還沒出吳太後的別苑,消息就傳到了孫策耳鄭

    孫策品咂著許劭的八字斷語,忍不住笑罵了一句。這老狐狸,忽悠饒水平見漲啊。這八個字斷得太巧了,連他都有點相信了。曆史上的孫權可不就是一方諸侯,半世英雄麽。

    當然,他更滿意的是許劭這個斷語有理有據,應該能打消吳太後的猶豫,促使她做出正確的決定。身為母親,她自然不可能希望孫權不得善終,而事實也證明孫權並不擅長軍事,讓他去海外征戰,無異於讓他送死——孫堅已經死了,不可能再有人保護他。

    與其如此,倒不如做個太平藩王,富貴閑人,像孫匡一樣做做學問。

    問題是,孫權願意嗎?

    孫策想,如果孫權還是癡心不改,一心想統兵征戰,那就隨他的願吧。給他一個封國,讓他自己去征討,生死聽由命,免得總在眼前晃悠,相看兩厭。

    他對孫翊、袁耀要將他們封在海外,可不是隨便的。華夏疆域之內不是不可以封國,但疆域之內的諸侯王不可能有兵權,兵權是為了征伐,想做能帶兵的諸侯王,一律封到疆域以外。地很大,隨便你們折騰。如果沒有那樣的勇氣和實力,就老老實實地在中原呆著,做個富貴閑人,讀讀書,研究研究學問。

    他已經想好了,如果孫權還是想統兵,就將他封到爪哇去。

    出乎孫策的預料,不知是許劭的名聲夠大,服力夠強,還是吳太後改變了主意,不願意看著孫權不得善終,孫權最終還是屈服了,托孫翊向孫策轉達,願意接受孫策的安排,希望孫策能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