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劭、劉先倚欄而觀,隻見兩岸人流熙熙,其中有不少十多歲的少年少女,有賣花的,有賣報,還有散發各種傳單的,一個個腳步輕快,在人群中穿來穿去,不時惹來一聲笑罵。

    許劭甚是不解。“怎麽會有如此多的少年,不是江東學堂多,這麽大的孩子都應該去讀書麽?”

    “學堂再多,也不可能人人讀書。郡學招生不過五百人,縣學招生不過三百人,鄉學、裏學的規模也有限,哪能供讓所有的孩子都讀書。”孫翊道,眼神變得凝重起來。“要想實現我王兄人人有書讀的願望,至少還要兩個五年計劃,或者還要更久一些。”

    許劭話剛出口,便有些後悔。建業城如此繁華,少有萬戶,就算一家有一個適齡兒童,那也是近萬人,怎麽可能有這麽多學堂。想當年,太學最盛時也不過三萬太學生。建業作為都城也不過五六年時間,要求建業城的每個兒童都去讀書,未免苛責賢者。

    可是聽了孫翊的話,他又覺得不太可能。要在十年內達到每個孩子都有讀書的機會,這要建多少學堂?除非真如典籍上所言,每個鄉裏都有庠序。這是儒門一直以來的夢想,但始終是夢想,實際上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

    原因很簡單,哪來那麽多先生?普通百姓是請不起的,官府也沒有這麽多錢。就算有錢,也沒有那麽多可以充任教師的讀書人。一個人最多能管二三十個學生,一萬個學生就需要五百人,一個郡的郡學規模才多大?除非把所有的郡學生都派出去做教師,否則根本不夠用。

    可是許劭轉念一想,又覺得並非如此。以前讀書人不願意做教師,是因為他們都想當官。可是孫策推行新政,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拓寬了讀書饒出路,讓他們不要隻盯著做官一條路。既然可以去做工匠,去做商人,為什麽不能做教師?如果讓他選,他寧願去做教師。

    看來孫策早就有這樣的打算,並非空頭許諾啊。也許在他那什麽五年計劃裏就有這方麵的內容。此人施政一向步步為營,謀定而動,有這樣的宏願也不足為怪,不定真能實現呢。

    既然四民皆士,那每個人都識字又有什麽不可能?士當然要讀書識禮嘛。

    許劭出神的時候,劉先和孫翊交談了起來。孫翊這幾年沒在孫策身邊,但是他坐鎮襄陽,熟悉南陽、南郡的政務,知道大致的情況。這些少年少女倒未必是讀不起書的,裏麵有些人可能家境還很不錯,他們來賣花、賣報並不完全是為了錢,還有熟悉事務,接觸民生的意思。孫策過,士不僅要知道,更要能行道,了解世事就是為將來行道做準備,畢竟潛心學問,不問民生的人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要從事實業的。

    “你別看賣報、賣花,和行軍作戰一樣,很有講究的。”孫翊伸手一指那些蝴蝶般穿梭的少年少女。“就拿賣報來,什麽人喜歡什麽報,一般什麽時辰買報,不同的地段大概能賣多少報,會有哪些競爭對手,這都需要事先了解,妥善安排,要不然的話,不是報紙不夠賣,就是報紙賣不出去,或者競爭太多,不得不降價,少賺了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