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引荀諶、劉先上堂,與孫翊見禮,周不疑也跟了過去,靜靜地坐在劉先身後。孫翊知道諸葛亮要留下劉先,不等諸葛亮開口,主動道:“子眼拙,不知先生大名,剛才失禮了。剛剛聽孔明了先生的情況,這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還請先生海涵,給子一個請教的機會。”

    劉先連忙謙虛了幾句。他知道諸葛亮為什麽派人追他回來,十有八九是被周不疑中了,他們正在部署軍事行動,不想讓他看出破綻,走漏消息,在這裏住幾是避免不聊。為了避免被孫翊、諸葛亮當作細作,他主動挑明了來意。

    “今日冒昧來訪,是有一件事想請將軍和軍師幫忙。”

    “什麽事?”

    劉先叫過周不疑,摸著他的肩膀。“我外甥周不疑今年十一歲,雖然愚笨,倒也好學,又喜兵法,聞吳王身邊的軍師處招攬下學子,連諸葛軍師這樣的人才都是軍師處畢業的,他很想去報名,又怕才學不夠,不能通過考核,想請諸葛軍師指點一二。”

    孫翊和諸葛亮悄悄地鬆了一口氣。既然劉先想將周不疑送到軍師處學習,是細作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諸葛亮笑道:“先生才高,令甥想必也是人才龍鳳,進軍師處應該不成問題。新年將至,過些日子會有船去建業,不如你們就在府中住幾,到時候隨船同行,一路上也好切磋。”

    劉先點頭答應。

    周不疑盯著孫翊看了一會,起身離席,一本正經的拱拱手。“敢問將軍,你的過些日子,是指打敗劉繇,奪回靈渠之後嗎?”

    孫翊很驚訝,興趣盎然地打量著周不疑。“此話從何而來?”

    “將軍之所以來零陵,不就是因為劉繇侵邊麽。若非如此,江南四郡安定,武有李都督,文人諸葛軍師和各位太守,何須將軍親至。聽大王登基在即,鍾公被征入朝,就是為了籌備登基之事。將軍身為大王胞弟,想為大王送上一份賀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孫翊笑了。難怪劉先想把他送到軍師處去,這孩子果然聰明,而且對軍事興趣很濃。諸葛亮得對,如果能將他收歸麾下,不定又是一個陸遜。

    “你可有妙計破敵?”

    周不疑拱手再拜,不慌不忙的道:“將軍是想奪回靈渠,還是想生擒劉繇?”

    “想奪回靈渠又如何,想生擒劉繇又如何?”

    “想奪回靈渠很簡單,與黃公覆將軍聯絡,南北夾擊,劉繇必走。想生擒劉繇,難度就有些大了,須得設計誘擊才校”他笑了笑,露出他這個年齡特有的稚氣。“將軍與軍師也許在做,隻是能不能抓住劉繇卻不好,要看運氣。”

    孫翊和諸葛亮互相看了一眼,暗自驚訝。聽周不疑這口氣,劉先不僅看出了破綻,還有更穩妥的辦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