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權不解地看著孫策。“這種場合,王後出席就可以了,我何必……”

    “阿衡不了解他們,怕是應付不來,你熟悉一些。”孫策在袁權身邊坐下,收起笑容。如何處置這些前朝老臣,他已經想了很多,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按他的想法,請這些老臣全部回家養老,不要在眼前礙事。可是他自己也清楚,這麽做是不行的,至少眼前不校

    這些老臣在朝野都有不的影響力,比如周忠,那是周瑜的從父,周異的兄長,是廬江周氏真正意義上的族長。不妥善安置他,周異、周瑜麵子上也不好看,更何況周忠的父親周景也曾官至太尉,留下的人脈相當深厚,大意不得。

    但他又實在不願意這些老臣進入吳國朝堂指手劃腳。他們那一套理念早就過時了,和吳國新政格格不入,又是降臣,讓他們入朝,現在的人是聽他們的,還是不聽他們的?聽,那就擰了,不聽,必然發生衝突。這些老臣治國的本事也許不怎麽樣,吵架的本事卻是一流。以前是敵對方,可以不理他們,現在同朝為臣了,輩份又在那兒擺著,一點麵子不給也不校

    孫策想來想去,還得利用袁家這件事做做文章。他們的資曆再老,有幾個比袁家資曆老的?就算不是袁家直接提拔的,多少都沾親帶故,當年看著袁家被殺,他們就能心安理得?

    這件事,他不太方便出麵,袁衡倒是可以,但袁衡是王後,也不能太撒潑,影響形象。袁耀也可以,但袁耀最近很忙,在河內戰場,沒時間,隻有袁權最方便,既有能力,又有時間。

    袁權聽完,明白了孫策的意思,雖然知道這是為保護袁衡,她心裏還有些酸。“原來在大王的眼裏,妾就是可以犧牲的那一個。”

    孫策轉頭看著袁權,哈哈一笑。“之所以讓你出發,不是因為你可以犧牲,而是因為你不會犧牲。就像我家香香,為什麽不讓尚英、尚華統兵,卻讓她領兵?因為她最有賦,來則能戰,戰則能勝。請你出馬,也是因為你對付那些老朽最輕鬆,手到擒來。阿衡麵子太薄,怕是做不來。要是你也沒信心,我讓人去河內調伯陽回來,他肯定能勝任。”

    “那還是算了吧。”袁權連忙打斷了孫策。“他倒是撒得出,我就怕他收不回來。”

    “這也正是我擔心的地方。要收放自如,還得是姊姊。”孫策咂咂嘴,不禁神往。“當年你在令尊墓前懟辛佐治的那一幕,我可是記憶猶新,念念不忘啊。我平生最佩服三個女子,論學問,蔡昭姬不讓須眉。論射藝,我家香香賦過人。論手段,姊姊當仁不讓,下第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